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讨论]第一本海归文集就定位于“海归文学”吧?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 项目找投资与合作 -> 海归工作室 -> 海归文集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讨论]第一本海归文集就定位于“海归文学”吧?   
所跟贴 我们的主线在哪里?我们要征什么样的稿子? -- 竹林 - (545 Byte) 2006-8-30 周三, 02:16 (2825 reads)
卜鹰
[博客]




头衔: 海归上将

头衔: 海归上将
声望: 教授
性别: 性别:男年龄: 47
加入时间: 2005/12/25
文章: 5933
来自: 北纬34.3度的一点
海归分: 894243





文章标题: 关于主线的问题,我的意见还是那句老生常谈的“因地制宜”。 (1213 reads)      时间: 2006-8-30 周三, 23:14   

作者:卜鹰海归文集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如何因地制宜,越来越多的理解是更接近于“权宜之计”这样的不尴不尬的状态。
在这里,我觉得应该首先将操作模式定下来,然后去分头同有作品的网友进行交流,然后将交流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才拿出最切合实际的方案来。
这样有几个方面的内容需要在分头联系前进行讨论并达到统一。
一、工作室的运营模式问题。
1、在编辑、印刷、出版、发行这四个环节中,工作室的工作将介入哪几个环节。
1)、一般情况下,编辑、出版两个环节是纯花钱的,编辑的成本主要是人工和稿酬,出版的成本主要是注册费用;印刷环节存在一个成本控制问题;发行才是成书所有利润的源泉,在不打折的地方,每本书的margin在60%左右,这个利润率中还存在一个划给书店的点。
这样,我们能做到的最好的,也就是能达到“宣传和盈利双赢”的模式,必须要涉及印刷和发行两个环节,否则,大部分利润将在外包中摊薄,而且,外包后我们事实上根本没有决定权,失去了决定权,指望在协作中别人替我们赢利,有些不太好说——个人认为国内的协作始终处于一种不太好说的状态。也就是说:在外包印刷和发行两个环节的工作后,工作室只对编辑和策划这两方面有决定权,如果只在这两方面有决定权的话肯定只能谈对网络部分的促进,而谈不上去争取双赢。
2)、如果涉及到印刷和发行,那么这件事似乎就不是靠纯业余时间能搞成的了。完全虚拟的形式是不能负载这么多责任的,需要有常设机构来完整这样的工作。所以,不管第一阶段怎么去走,第二阶段是一定会过渡到这种状态的,那么,就需要工作室在第一阶段的经营上做好充足的准备。
3)、工作室现在有什么资源?工作室还需要什么资源?
搞清楚这两个问题,我们才能认识到我们离操作理想中的模式有多远。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会过多的涉及一些网友的个人隐私和商业机密,因此,有必要只在小范围内进行讨论。
为什么需要这样的步骤呢?工作室的初期是需要获得来自网友的各方面支持的,然后工作室再把这些资源进行整合。所以有必要让部分网友们清晰的了解我们在做什么,我们将要做什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支持,我们会给予什么样的回报(即使只是一句很由衷的‘谢了’)。

2、工作室运营模式的探讨。
1)、初期操作方式的探讨:
A、“类出版社”的操作方式。这种方式是目前争议最少的,最为大家所认可的方式,我就不过多的说了,我在这里只提一个疑问:网友们为什么要找我们来做出版社会做得更好的事?
一般的答案应该有两层意思:其一,有些文稿还未达到能出版级别;其二,没有出版的路子,也没往这方面操心,而我们是积极主动的去争取出版事宜。
事实上我并不觉得这是问题的根本,我党领袖TRAVELMAN先生在最近的一个帖子里提到一本论及“吃豆腐”的问题,文中翻来覆去的收录了梁实秋老先生,汪曾祺先生吃豆腐、喝豆汁的闲散文字,从目录上看我认为给这本书最好的的一个定语就是——烫了八遍的冷饭。
这本书的出版社叫“中青”,我没听说过,从名称上看应该是老牌子了——这两年国内外流行抢注,一不小心看起来牛B一点的文字组合都被待价而沽了。那么一个老牌子出版社为什么要烫这样的冷饭呢?个人认为原因是这样的:其一,说这些鸟事的人都是名人,文人,谁也不会质疑他们的文字是不是达到了出版级;其二,这些鸟事他们说起来还真象那么回事;这样,又有哪个编辑不愿意做这样上了“双保险”的事呢?书销的怎么样,读者的评论如何,谁在意呢!反正已经拿了薪水,反正要有意见前头几个名人的大头顶着呢!
我党领袖TRAVELMAN先生率先发现这个问题,然后在百忙中抽空码了几百比特,我当时看了很感慨,可惜事一多,忘了回了,写在这里捧捧他的香脚!
扯远了,拉回来,言归正传。
说白了现有的大部分出版社已有了“暮气”,他们早已习惯了某种标准、某种模式、某种生财之道,你的文字如果恰好符合某种既定的标准,那么就极有可能碰到某种机遇,仅此而已。
读者市场的把握、舆论的引导、社会责任感之类的命题太大,他们也是人,家里老婆催孩子闹的,隔壁阿二前阵子又换了辆锐志,……谁有工夫去想这个?
B、合作社的操作方式。
这种方式是指网友们变被动出版为主动出版,合集部分由大家分摊出版发行的费用,个人单独出版的文稿委托工作室来进行出版、发行的操作,出版社不支付给网友稿酬,根据每版的盈利,返还给网友利润。每次契约的时效可针对每稿,也可针对每版。
这样,每本合集的出版,网友只需要支付远远低于自己出版费用,就可实现自己的文字的出版。
费用=(书号费+印刷费用+发行费用+工作室的佣金)/N,N=该合集收录的文稿数。

个人委托出版的费用不除N就是了,这个数字将来出来可以和出版社的费用对比一下,有没有吸引力让数字来说话吧。
接下来就不得不谈到另外一个问题了,“一分价钱一分货”,工作室的发行量比出版社的发行量如何?事实上我的逻辑是这样认为的:出版社只是有发行的路子,发行量怎么样,也不是他们说了算的,那也得有人买啊。

国人的事就是一句话:说事可以,就是别提钱的事。
排除了信用危机的惯性逻辑,排除了农民意识这些因素之外,问题就集中在了一点:你自己有没有做得足够好到让别人相信工作室的“合作社方式”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这个话,事前还真不好说,理性的分析,这种方式将更有利于工作室将有限的资源用在促进出版、发行的工作上,效果绝对要优于没有这种支持的。
2)、工作室的基本运营。
这部分就不在这里详谈了,无非着眼一下未来,放眼一下世界,扩大一下业务的外延。

二、第一本合集的编辑主线。
在完成了第一部分的工作后,主线的脉络也就出来了,这时的主线可能不是预期的,但是却是最接近因地制宜的一种分法:文稿倾向于文学就按文学,倾向于生活就按生活,……
这会酒意上来了,哈哈,不能往纵深里说了,再说,今天晚上都拉倒不了。 Mr. Green

备注:昨天写了一小段,今天看了看有点枯燥,续下去可能会影响到今天的心情,于是喝了点小酒来个夹叙夹议,把事说清楚就是了。

作者:卜鹰海归文集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相关主题
[转帖] 莫言凭什么得诺贝尔文学奖? 作者:(获奖作家喻智官) 海归茶馆 2012-11-07 周三, 16:38
关于建立海归原创文学专坛的建议,转贴在这里。欢迎讨论,拍砖 海归茶馆 2006-4-23 周日, 07:54
[讨论]文学城转贴也好精彩哦,玫瑰的战争 海归酒吧 2017-8-06 周日, 10:43
[分享]铜锣湾文学创作楼的风情夜 【不知是什么样的上海作家, 有点偷窥癖?】 海归茶馆 2016-1-20 周三, 10:31
文学城转:背景关系不强海外朋友们,一定不要和国内人做业务或来往。否则害死你! 海归商务 2015-5-12 周二, 22:21
[讨论][建议]上海HiMed 平台收集医疗类创新项目 创业园区 2015-3-06 周五, 13:51
[原创]*讨论一下上海自由贸易区吧!* 海归商务 2013-9-02 周一, 12:58
ZT 《谁在谋杀上海》文学城博客 陈晚推荐贴 海归茶馆 2012-12-03 周一, 13:59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卜鹰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QQ号码37585727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 项目找投资与合作 -> 海归工作室 -> 海归文集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