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美术馆匆匆一游
Select messages from
# through # 帮助
[/[Print]\]
分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海归论坛 -> 行行摄摄

#21: 你信,她达, 我雅, 感觉都不错, 嘻嘻 作者: crab 文章时间: 2014-12-22 周一, 09:46
    —
阳光在多城 写道:
你们都好有学问的说。大家都跟着长了好多知识


#22: 要贴金你就自己贴吧!俺可不要金子糊脸,怪难受的紧话。吼吼。 作者: 波儿来自: 国境之南,太阳之西 文章时间: 2014-12-22 周一, 13:04
    —
crab 写道:
你信,她达, 我雅, 感觉都不错, 嘻嘻


#23: 这个俺不同意。。。 作者: 波儿来自: 国境之南,太阳之西 文章时间: 2014-12-22 周一, 13:13
    —
作者:波儿行行摄摄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木辛 写道:
就古典艺术和印象派艺术来说,还是要看欧洲的艺术馆

美国经过一战和二战,国力远超精疲力竭的欧洲,
也就是世界的“新土豪”。嘻嘻。

中国那时候还光“土”不“豪”。
所以美国的博物馆乃至私人收藏家大量买进了很多优秀艺术作品,
大部分是从欧洲的“破落户”那儿买的。

所以到了扭腰,不看美术馆是很大的损失和遗憾。
当然,对土豪除外。
俺也不明土豪想看啥。吼吼。

对欧洲来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艺术品还是最多的。

可是,艺术这东西,你不能说我看了A,
就可以忽略B和C,
它们没有可比性。

作者:波儿行行摄摄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24: 有时因为时间不够,必须有所取舍的话 作者: 木辛 文章时间: 2014-12-22 周一, 14:14
    —
作者:木辛行行摄摄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波儿 写道:
这个俺不同意。。。

我会选择看一些欧洲看不到的东西。
对于古典艺术的造诣,欧洲人是来自骨子里的,无论是绘画,雕塑,音乐,还是建筑。比如在佛罗伦萨老城,几乎每一座建筑,每一个大门都是经典。这里的氛围是美国不能比的。

作者:木辛行行摄摄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25: 嘿,木大侠这话让我想起一个穷人和富人的故事。。。 作者: 波儿来自: 国境之南,太阳之西 文章时间: 2014-12-22 周一, 19:29
    —
作者:波儿行行摄摄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木辛 写道:
有时因为时间不够,必须有所取舍的话

富人穿了一件漂亮衣服,
穷人说:这有什么呀?我也有好衣服!
富人吃了一顿馆子里的美味佳肴,
穷人说:这有什么呀?我也刚吃了一顿!
富人出入体面地方,
穷人说:这有什么呀?我们的shopping mall也特金壁辉煌!
我觉得,今日的确穷人和富人的区别越来越小了,
拜世界发展之福。
巴特!这个区别很多时候还是挺明显的,
那就是富人的是每日生活,
穷人的是面子工程。
此乃欧洲艺术品和美国艺术品的区别。
欧洲每个犄角旮旯乃至普通人家都能搜罗出一堆古董来,
美国您得上博物馆。
澳洲您上博物馆也没用。
吼吼。

作者:波儿行行摄摄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26: 扯远一点儿,我觉得古巴的艺术氛围就比较浓厚,比多伦多强。街头卖的画儿都特有味道 作者: 阳光在多城来自: 多伦多 文章时间: 2014-12-22 周一, 22:36
    —
波儿 写道:
嘿,木大侠这话让我想起一个穷人和富人的故事。。。

可见艺术氛围这东西确实存在 Mad

#27: 但话说回来,美国也有自己的东西。因为我昨天又去了一趟美术馆,发现它的美国部分好东西挺多 作者: 阳光在多城来自: 多伦多 文章时间: 2014-12-22 周一, 22:38
    —
阳光在多城 写道:
扯远一点儿,我觉得古巴的艺术氛围就比较浓厚,比多伦多强。街头卖的画儿都特有味道


#28: 澳洲没有西方艺术的博物馆吗? 作者: 木辛 文章时间: 2014-12-23 周二, 04:16
    —
波儿 写道:
嘿,木大侠这话让我想起一个穷人和富人的故事。。。

澳洲不是也属于西方文化圈吗?

#29: 古典艺术品得有人认。谁认?贵族 作者: 木辛 文章时间: 2014-12-23 周二, 05:00
    —
作者:木辛行行摄摄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阳光在多城 写道:
这件事好像前段时间上过新闻?

文艺复兴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佛罗伦撒的贵族美迪奇家族的赞助。巴洛克艺术风格兴起也仰仗欧洲皇室推崇。

等到美国加拿大艺术家成长起来的时候,欧洲的贵族已经没气了。
所以美国加拿大艺术家即使再有造诣,也难以成为经典。

而现代的“贵族”主要在美国。对于现代的艺术,音乐,绘画,建筑,美国人有钱人的爱好,决定了现代艺术的水准和氛围。

作者:木辛行行摄摄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30: 发现不那儿的一些玉照我家波波那儿也有。。。 作者: 狼协来自: 美国 文章时间: 2014-12-23 周二, 08:27
    —
阳光在多城 写道:
我也记得你那几贴啊,所以刚才不怕麻烦去查了,还真查到了哦 (链接见内)

显然你涉嫌剽窃。。

#31: 有道理。想想中国艺术(传统的)的审美趣味,也是贵族阶层决定的。 作者: 阳光在多城来自: 多伦多 文章时间: 2014-12-23 周二, 08:37
    —
木辛 写道:
古典艺术品得有人认。谁认?贵族


#32: 咩意思啊? 作者: 阳光在多城来自: 多伦多 文章时间: 2014-12-23 周二, 08:39
    —
作者:阳光在多城行行摄摄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狼协 写道:
发现不那儿的一些玉照我家波波那儿也有。。。

Surprised Shocked Embarassed

作者:阳光在多城行行摄摄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33: 德国政府的做法令人震惊 作者: 狼协来自: 美国 文章时间: 2014-12-23 周二, 08:40
    —
作者:狼协行行摄摄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木辛 写道:
就古典艺术和印象派艺术来说,还是要看欧洲的艺术馆

他妈淫家老头又没违法,只不过是出入海关带了还没有达到需要申报金额的现金,被查到了几次而已,就能因此搜淫家的家? 而且,没有任何证据,就能扣留淫家价值连城的收藏品?

作者:狼协行行摄摄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34: 像这一件。。。Robert Rauschenberg, Bed, 1955 作者: 云飞扬 文章时间: 2014-12-23 周二, 14:19
    —
作者:云飞扬行行摄摄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阳光在多城 写道:
但话说回来,美国也有自己的东西。因为我昨天又去了一趟美术馆,发现它的美国部分好东西挺多

这位“萝卜头”一个夏天的早上懒觉睡醒,琢磨着今天折腾点什么呢?都折腾过了丫。想来想去,把自己的烂床垫整成这样了。。。 Smile

Robert Rauschenberg, Bed, 195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vpp2lAD9iY





作者:云飞扬行行摄摄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上一次由云飞扬于2014-12-25 周四, 06:29修改,总共修改了2次

#35: 唉,跟白袜说话,文青表示要累吐血了! 作者: 波儿来自: 国境之南,太阳之西 文章时间: 2014-12-23 周二, 15:21
    —
木辛 写道:
澳洲没有西方艺术的博物馆吗?


#36: 多伦多。。。孜孜,怎么说呢? 作者: 波儿来自: 国境之南,太阳之西 文章时间: 2014-12-23 周二, 15:24
    —
作者:波儿行行摄摄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阳光在多城 写道:
扯远一点儿,我觉得古巴的艺术氛围就比较浓厚,比多伦多强。街头卖的画儿都特有味道

还是打个比方吧,
好比俺们家乡天津,
那是全世界最大的县城呀!
斑竹表打我,
俺实话实说。
巴特!多城俩美术馆/博物馆还是挺不错的。
嘻嘻。

作者:波儿行行摄摄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37: 美国艺术家不要太多哦!当然没有古典派的,淫家统共才200年历史呀。哈哈。 作者: 波儿来自: 国境之南,太阳之西 文章时间: 2014-12-23 周二, 15:25
    —
阳光在多城 写道:
但话说回来,美国也有自己的东西。因为我昨天又去了一趟美术馆,发现它的美国部分好东西挺多


#38: 俺猜这老头涉嫌纳粹,那就不客气鸟,查你个底朝天! 作者: 波儿来自: 国境之南,太阳之西 文章时间: 2014-12-23 周二, 15:26
    —
狼协 写道:
德国政府的做法令人震惊


#39: 同问阿狼。 作者: 波儿来自: 国境之南,太阳之西 文章时间: 2014-12-23 周二, 15:27
    —
阳光在多城 写道:
咩意思啊?


#40: 我call!这谁加的星?! 作者: 波儿来自: 国境之南,太阳之西 文章时间: 2014-12-23 周二, 15:28
    —
波儿 写道:
嘿,木大侠这话让我想起一个穷人和富人的故事。。。




海归论坛 -> 行行摄摄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分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2页,共3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