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华尔街牛人-转自北京青年报
Select messages from
# through # 帮助
[/[Print]\]

海归论坛 -> 海归商务

#1: 看看华尔街牛人-转自北京青年报 (3297 reads) 作者: ddsd 文章时间: 2006-11-24 周五, 13:15
    —
作者:ddsd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看看华尔街牛人-转自北京青年报

陈思进简介

  2003年3月至2005年4月在瑞士信贷任助理副总裁,负责该公司在纽约证交所内的股 票交易系统的开发和管理。目前任全球第2大银行美国银行证券部(Banc of America Securities)副总裁,负责该公司 Prime Brokerage的Swap交易系统的研发及管理。

  大家都知道,华尔街是美国精英的众望所归之处。而在20年前,华尔街 基本上是美国白人的天下。就像电脑是因特网的火车头一般,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电脑也成为华尔街的火车头,所以最早进入华尔街的中国留学生应该是做电脑软 件的;而随着不少数学物理高手进入华尔街做模型分析,中国留学生进入华尔街的现象引起了美国主流社会的关注,记得10年前纽约时报就曾大幅报道过;而第三 类是金融专业毕业生进入华尔街从事金融分析、交易员和管理基金等等。当然这“三个代表”只是大致的区分,不是绝对的。目前在华尔街的中国人,电脑专业也必 须懂金融(单懂电脑的职位大都外包到印度、新加坡、俄国等);而做金融分析和做模型的也要懂电脑,要精通软件;只有这样才能在华尔街“生存”下去。

   前年看到过一个统计,目前在华尔街主流公司资深的从业人员中,中国留学生背景的大约800到1000人,所谓资深,一般是指在这个行业里十年以上。其中 第一类占大多数,估计在600到800人之间,这类人的年税前收入一般在18万到20万之间(底薪+奖金+各类福利,如退休基金、健康保险、人寿保险等 等),我可以算这一类的典型;第二类的入门要求很高,至少要名牌大学的数理博士,他们的底薪一般在15万到18万,奖金和业绩关系比较大,做好了,奖金可 以拿到8万,甚至10万以上。年税前总收入一般在25万到30万之间;而第三类情况很复杂,很难一概而论,像曾在大摩的谢国忠和瑞士信贷的陶冬都属于第三 类。而我的老同学王光宇曾是第二类的,他是北大的物理学士、硕士,美国名校的博士。起先,在华尔街主流公司做了两年模型,后来做了六年 FixedIncome的Trade(交易员),前些年去香港发展,和陶冬、谢国忠他们都是哥们儿,现在回到了纽约,和一个华尔街老美大腕儿合伙搞了一个 专门投资中国基金:JadeCapital(积德基金),前些日子投资800万给中国的一个读书网站豆瓣网,非常成功。目前对国内的影视业开始产生兴趣, 正在做功课。

  和国人普遍的“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心态有关吧,总觉得公司再小,也是自己做老板好。而他们的收入就很难说了,多的可以到上百万一年,少的可能每年就只有三、五万,就和大多数美国中餐馆的小老板差不多了……


华尔街大多数主流公司将职工分成10级(Band),不同的Band有不同的薪水段,奖金级别、假期的天数、因公司业务 对外交际的费用高低、退休金的比例等等都和Band挂钩,这和国内的24级干部级别真有异曲同工之趣。如Band8以上,每年两周有薪假期;Band 7和Band 6三周;Band 5和Band 4是四周……

这些Band如金字塔般分布,数字越大,职务越低,人数越多。50%的 员工属Band 10到Band 8,这些员工没有title,一般被称为Staff或Non-Officer。有的以专业命名,如助理会计师、助理分析师、软件开发员等等。从Band7 开始就进入了中层,一般对外就可以用名片了,这一级一般还是用专业作为title,前面加上Senior(资深或高级),如高级软件工程师、高级分析师, 高级会计师等等,如我在Brut ECN时是“高级金融软件开发分析师”(Senior Financial Software Developer Analyst,够长的吧),这就算专业职称上的最高的title了。

  从Band 6以上的title就是“行政”上的职务了,可以开始负责一个部门或一个项目。Band 6一般的title就是AVP(中文翻译为“助理副总裁”),我在瑞士信贷时就是AVP;Band 5是VP(中文译为“副总裁”),对外的名片上用的就是“Vice President”,我目前就是这个级别。在美国的华尔街主流公司里,一般华人,特别像我们这样留学生背景的,能到VP基本上就到顶了。像我们要成为 VP,除了至少要干个10年甚至15年,而且还最好要隔三差五不停地“跳槽”才行(这我会在另外一文“升迁秘诀”里详谈的)。

  再上面 Band 4是Principal或Direc-tor(中文可译为“董事”或“合伙人”),这是中层中的最高级别,王光宇当年在香港工作时,好像曾是 Principal;而高层中最低职位Band 3为MD (Managing Director),中文里各种翻译都有,最多的翻译为“董事总经理”,如原来大摩的谢国忠、瑞士信贷的陶冬就是MD 。我们这些留学生背景的,如果在美国是VP的话,一旦被派到亚洲的分部,一般立马跳一级,甚至两级,个中原因那就要另写一篇文章来详细分析了,其实对明眼 人不必细说了。

  最高级别的员工为Band2和Band1,就是总公司和各分公司的CEO,CFO,CTO,CIO等等。暂时我们留学生背景的(包括在大陆、香港和台湾的分公司)好像还没有到这个级别的吧,就不提了。

作者:ddsd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海归论坛 -> 海归商务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