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早在翻拍《红楼》等名著前,尔等的不满已在我们计算
Select messages from
# through # 帮助
[/[Print]\]

海归论坛 -> 海归酒吧

#1: [闲聊]早在翻拍《红楼》等名著前,尔等的不满已在我们计算 (2180 reads) 作者: 沙漠月亮 文章时间: 2010-7-08 周四, 13:39
    —
作者:沙漠月亮海归酒吧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周立波开过个玩笑,说南京路上有人仰头向天做观望状,于是人群毕止,纷纷抬头了望。一无所获后问始作俑者:看什么呢?答:流鼻血……卡尔维诺有个类似的小说,《呼唤特丽莎的人》,大致类此,只是集体行动由观望变成了一伙人集体高呼“特丽莎”而已。
  
  意思说来简单:人民群众对反常的事情特别热情。爱扎堆起哄看热闹,我朝人如此,意大利人亦如是,概莫能外。
  所以,老一代卖艺的,讲究先敲锣引场子,当啷当啷大家回个头看啊!聚齐了人,才抱拳开练。召集人群这事难度不低,主要靠响声和行动。第一批观众就是第一桶金,人民的惯例,有了第一批后,二、三、四批的人民都会纷纷“哎看啥呢看啥呢”,聚拢而来了。
  
  人民还有个爱好。比方说,邻里吵架,开始可能骂个鸡踢个鸭,到后来撕破脸皮,很容易吵到别处去。当然啦,吵架又不是大专辩论赛,很容易走题也是自然的。按巴尔扎克的说法:人民很容易一心血来潮就捧个漂亮角儿,而且为着他/她去跟人家斗。
  
网上诸位这姐姐那姐姐的成名方式,其实也无非这么回事:
  扭曲、破坏一种即定的形象(比如,芙蓉这个词原有的意味很美妙,之后的意味很怪异)。
  获得第一重围观。
  获得第一重争议。
  后续围观加上。
  自此而后,就只需要流水价推进:
  看热闹的人群会如雪球般叠加,第一批观众也许还会激以义愤来嘲骂,后排的跟进群众则基本已进入看着人多凑热闹的状态了。
  
  这就是吸引注意的程序:简单干脆的破坏一个即定平衡,引发争议,然后立场坚定的维持这个争议,让跟进看热闹者源源不断。看热闹者会自动站队、划立场、站阶级。
  
  在我国,要人民消费并不那么容易(参考盗版光盘与正版光盘的销量对比);但是,只要大家站个脚看个热闹凑一凑?容易得多了。
  
  所以,在高端消费品领域,颠覆性的东西很少。真需要大家掏钱时,大家都会掂量慎重。看看汽车广告,绝对不敢乱出妖蛾子。
  但是,在考虑点击量、收视率这些不要花钱的环节,争议的东西则多得多。
  说穿了:要人民花钱的东西,人民不会相信各种群魔乱舞的玩意。
  不用人民花钱的东西,人民很乐于围观看热闹。
  
  近年来张纪中老师频繁翻拍金庸剧不去说他,今年新版《三国》、《红楼梦》纷至沓来也是奇景。按说老几部在人民心中地位根深蒂固,没必要特意翻修。资本方砸钱拍这几部纯失心疯了?
  
  资本方聪明着呢。他们瞄准的就是经典们的优势:深入人心,如雷贯耳,一呼百应。当然,要讲点策略:
  如果你乖乖的说是对原著的致敬之作,平心静气的演一遍,大家无非当作个模仿秀,才懒得看。
  经典的意义在于,一旦有悖,人民会自发进行维护。好比说,如果天桥卖艺的不是敲锣而是吹一首《凤求凰》,如果芙蓉姐姐不是如此这般的操作而是一副贤良淑德知书达礼状,人民还会围过去么?
  
  所以资本家们看得一清二楚:许多人民愿意维护心中至爱,更多的人民爱看热闹,所以你略对付一下经典,就能够引来第一批围观群众。电视剧不需要人民消费购买,要提收视率,需要的就是这点子注意。
  而越争议越容易造就一群“我偏要做反方”的对立面,如果没有,他们还会刻意来制造一批,以便激发更多的争议。俗称托儿。
  
  电影这种需要群众花钱的东西敢这么大规模颠覆闹吗?不敢。电视剧为什么敢?因为他们求的就是群众来看个热闹,所以和网络求点击率一样,标题党、搞颠覆,手段百出。
  
  所以,在翻拍名著之前,将来已有的争议都已在资本方计算之中。毋宁说,他们在刻意制造些争议。维护正统心理、看热闹心理。而且,大家虽然都知道“看到臭鸡蛋应该躲开而不是去砸它”,但是因为“他们毁的可是我心目中的经典哎!”于是忍不住继续去追加攻击。喏,他们就利用这一点。

作者:沙漠月亮海归酒吧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海归论坛 -> 海归酒吧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