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航油丑闻(上)
Select messages from
# through # 帮助
[/[Print]\]

海归论坛 -> 海归商务

#1: 解析中航油丑闻(上) (1390 reads) 作者: 夜归人来自: DE 文章时间: 2005-3-09 周三, 16:35
    —
作者:夜归人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作者:弗朗西斯科•格雷拉(Francesco Guerrera)
2005年01月24日 星期一

在一架刚从上海起飞的飞机上,一位长相年轻的中国男子穿过走道,要去和当代新加坡之父李光耀谈生意。


这位81岁的新加坡前总理是个魅力超凡的人物,亚洲各地的人们对他相当敬畏。他没料到那位陌生人会来找他。“当他递给我名片时,我吃了一惊,”李光耀回忆说。

这位男子来寻求李光耀先生对一项收购的支持,收购目标是新加坡国有炼油商“新加坡石油公司”(Singapore Petroleum Company)的部分股权。他的名片上写着:陈久霖,董事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中航油(新加坡)有限公司(China Aviation Oil (Singapore) Corporation Ltd.)。

陈先生的公司中航油是一家飞机燃油进口商,由中国政府控股,但在新加坡上市。就在那次空中邂逅几个月后,陈先生和他的公司就再也不能展翅高飞了。12月8日,在李先生创建的城市国家新加坡,中航油首席执行官陈久霖被警方逮捕,此前该公司因5.5亿美元衍生品交易亏损而破产。

国有企业的缺陷

这一事件突显中国国有企业共有的缺陷。人们在欢呼中国崛起为全球贸易经济强国时,往往忽略了那些缺陷。

陈先生被捕后几小时就被释放,此时中航油破产已成为海外上市中国企业爆出的最大丑闻。

中航油一度被誉为模范企业。这家大公司的垮塌,也是自巴林银行(Barings Bank)事件以来对新加坡的金融中心声誉构成的最严重威胁。1995年,尼克•利森(Nick Leeson)在新加坡进行衍生品交易造成亏损,拖累英国巴林银行破产。

中航油定于本周公布重组计划。该计划旨在说服美国高盛(Goldman Sachs)和澳大利亚麦格理银行(Macquarie Bank)等债权人,让它们免除中航油一半以上的债务,让公司存活下来。中航油的债务多达6亿美元。

与此同时,新加坡证交所和白领犯罪调查部门也在完成一些调查,以查出对于中航油突然破产并把股东和债权人蒙在鼓里,哪些人要承担责任。

对中国的看法

除了该公司将遭厄运外,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的看法也会受到负面影响。中航油去年为中国各航空公司提供了三分之一的燃油。

一些私人投资者及公司已投资于中国的经济增长及工业化梦想,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是,中航油事件是一个或多个“流氓交易员”造成的反常现象,还是随着中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道路上疾驰,许多有待发生的灾难中的第一场。

“对于所有想在中国做生意的人来说,该事件是个危险信号,”被卷入中航油灾难的一个债权人表示。“中国有许多公司拥有极大的特权,这些特权来自它们国有母公司的奇思怪想。它们真的就和中航油有多少区别吗?”

在许多方面,中航油是中国政府授权国有公司控制某个市场的典型例子。中航油的国有母公司“中航油集团”(China Aviation Oil Holdings Company)几乎完全垄断航空燃油的供应,并让中航油成为其独家进口供应商。

这种垄断促使投资者在中航油2001年首次公开发行时投资于这家公司,那也是新加坡当年最大一宗上市行动。在母公司的支持下,中航油上市后的任务明确:利用国外资本来提高利润并进行扩张,同时把一个战略性行业保持在国家的掌控之中。母公司持有中航油四分之三的股份。

这是一个常见模式,使中国政府能在不放弃最终控制权的情况下,对一些行业进行重组,并将市场机制引入这些行业。这些行业曾是国家的经济重负,例如石油、电信和电力行业。企业能量与国家所有权相结合,令中国大型国企的上市实体对国外投资者具有吸引力。

由于在中国经济中有着特权地位,而且在需要时有望得到中国政府的支持,因此这些企业一直被视为很有吸引力、风险相对较低的投资对象。

像许多同类企业一样,中航油在这一环境的滋养下蓬勃发展。上市后两年中,它的利润增长超过三分之一,股价增至三倍以上,去年3月达到1.89新加坡元的峰值。这使中航油市值达18亿新加坡元(合11亿美元),令其跻身蓝筹股之列。

涉足衍生品交易

但在2003年,陈先生和其他董事决定涉足燃油业务之外的衍生品交易,实现业务多元化。该公司从未明确说明在一个它毫无经验的市场中自己有何优势,但业内专家相信,它以为自己发现了一个有利可图的领域。

当时,中国国内航空公司往往从券商那里购买衍生品,作为针对原油价格波动的保险方式。中航油想通过提供自己的衍生品,成为其航空公司客户的“一站式提供商”,自己也获得比仅充当燃料供应中介高得多的利润率。

中国监管部门仅允许26家企业在海外买卖衍生品,中航油成为其中之一。它进行的首笔交易是对2003年中期石油价格的下跌下注,那笔交易盈利了。“那成了诱饵,”业内专家说,“他们认为这种交易太有利,无法抗拒。”

公司一方面吹嘘自己的风险管理规则,另一方面在衍生品交易中越陷越深。其风险管理规则将单个交易员的亏损限制在50万美元内,而整个公司的亏损不超过500万美元。

中航油似乎是战无不胜的。荷兰银行(ABN Amro)和里昂证券亚洲分部(CLSA)等投行纷纷向国外投资者介绍这家公司。CLSA是法国农业信贷银行(Crédit Agricole)的亚洲分支。中国企业联合会(China National Enterprise Federation)把中航油的风险管理体系推选为中国企业中最好的。该联合会是一家包括多数中国大型集团的准政府机构。

情况日趋恶化

然而,中航油内部的情况日趋恶化。到2004年第一季度,“公司面临580万美元的潜在损失”,11月份陈先生在向新加坡高级法院递交的宣誓声明中表示。

油价飙升导致的损失破坏了中航油的内部限制。然而中航油决定“克服”这个问题,甚至下了更大的注码,期望油市将会走低


“这下公司真是没有退路了,”一名金融业内人士表示。“他们本该停手,但却提高了头寸。”随着油价在近年来最急剧的上涨中较2003年中期近乎翻倍,到10月中旬,中航油衍生品交易的账面损失达到1.8亿美元。

(待续)


作者:夜归人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海归论坛 -> 海归商务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