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原创]顺风:看透奥巴马(一~八·1.4万字)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原创]顺风:看透奥巴马(一~八·1.4万字)   
顺风
[博客]
[个人文集]




头衔: 海归准将

头衔: 海归准将
声望: 学员

加入时间: 2004/06/17
文章: 488

海归分: 110882





文章标题: [原创]顺风:看透奥巴马(一~八·1.4万字) (1652 reads)      时间: 2009-1-29 周四, 14:33   

作者:顺风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顺风:看透奥巴马(一~八·1.4万字)

文/顺风

(一)

美国总统奥巴马希望建设一个更加公开、透明的政治环境,希望在美国达成某种具有更加广阔基础的和谐社会,现在已经有人给奥巴马贴上了“左翼”的标签,这从某种角度看不无道理,奥巴马竞选前后的一系列行为确实表明他希望在美国的基层大众(人民?)和当权者之间增进平衡和融合。

限制总统、副总统的权力是一种“由我做起”的表率行为,也是具有务实意义的重要选择。为了寻求来自民众的支持,以“证实”和“纠正”过去年代在高层的决策失误,奥巴马奥巴马1月21日签署命令使美国前总统和副总统们保留执政期间敏感档案不公开的特权将受到限制,尤其限制了总统保存涉及国家安全、执法或内部交流内容的文件的特权。

与以前的法律不同,前总统要求不公开某些文件的要求不再得到法律的绝对保障,奥巴马签署的政令明确前总统提出的申请将由档案保管人员、白宫律师和司法部长共同审议,他们可以拒绝前总统的要求。现在有些历史学家担心,一直抗拒公开档案的前副总统切尼可能销毁他在8年任期中的重要文件,这一事件不非不可能演变为一场公众注目下的政治官司。

奥巴马目前显示出对于“正义”的某种执着,如果他坚持下去,倒确实有可能成就一个新总统的典范。美国的政治空间数十年来被利益、权术、阴谋搞得乌烟瘴气有团糟,民众早就呼唤一个具有强烈理想主义色彩的新人带来某些改变,在现在的经济危机局势下这些渴望更加迫切了。

当然奥巴马可以在竞选期和执政前期把自己装扮为民众所希望的样子,但即使伪装者大多肯定会在执政中后期暴露出食言和虚伪的本来面目,反过来从执政之初的若干典型决策或表态中也可以提前证明其中是否存在真诚或虚假的一面。奥巴马的命令直接从总统权力下手,这已不仅是某种务实的选择,还投射出某种气息,让我们感觉到他从核心区域调整政治规则、改变政治领域的风气、恢复政府向公众的坦白态度、置政府于大众监督之下以减少“撒谎行为”的决心。

档案保管人员、白宫律师和司法部长可以否决前总统的要求,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不是这样那会是另外一个什么样的局面?总统在任期内可以事先获得对自身某些“不宜见光”的决策或行为在事后保持神秘化的权力保证,这纵容了总统和权力核心层对民众知情权的某种程度上的藐视,也让政府在习惯性的为所欲为中变得越来越弱智,同时也变得越来越偏离美国的政治梦想和政治准则。

所以,从一些事实出发,现在初步可以感觉到,奥巴马已经迈上了一条向特权、惯例、政治灰幕开战的道路,他的“正义”之旅刚刚开始。

(二)

社会主义者坚信人民的力量,现在奥巴马同样坚信人民的力量,一点不亚于社会主义者。奥巴马的竞选成功改变了美国的竞选历史,互联网再次显示出无所不能的魔力。事实证明,互联网可以给克林顿这样的美国总统带来天大的麻烦,也可以给奥巴马这样具有草根血统一的竞选着给予关键性的支持,在美国的政治史上现在可以完整地说出一句:“总统,成也互联网,败也联网。”问题是,互联网怎么样代表人民?互联网可以代表人民吗?还有就是,人民或民众,在奥巴马的脑袋里面有没有被从意识形态的阴影中拉离?

现在,2009年元月23日近12点,距奥巴马就职典礼三天不到,用百度搜索“奥巴马”可以得到3600万个页面,而搜索“毛泽东”得到的页面是3900万个页面,搜索“马克思”得到的是2300万个页面,搜索“布什”得到的是3200万个页面——个人影响力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扩张,奥巴马在互联网上真的神了。

有趣的是,相信人民力量的奥巴马,却似乎对共产主义抱有排斥心理。他的就职演讲中有这样一句:“回想先辈们在抵抗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之时,他们不仅依靠手中的导弹或坦克,他们还依靠稳固的联盟和坚定的信仰(原文:Recall that earlier generations faced down fascism and communism not just with missiles and tanks, but with sturdy alliances and enduring convictions)。”这段原文虽然没有被翻译到国内,但其背后的思维仍然让人感觉到某种遗憾。任何人的人生总是打上他所受到的教育、所经历的事件、所处的环境、所交往的人群等诸多客观外部事物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对那些越具有强烈的个人意志、追求和信仰的人,越是具有难以磨灭的作用力,现在奥巴马身上已经体现了这样的一种素质,他信奉美国人的上帝、历史和价值观,他希望献身于自以为正义的事业,而且他把共产主义视为洪水猛兽。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对抗自从1947年后进入强度日渐上升的阶段周期,然后经过冷战的结束和苏联的解体,目前似乎不再向历史上那样地鲜明和残酷。可奥巴马在就职典礼上重新拾取了对“共产主义”的那种具有强烈褒贬的说法,既因为其不合时宜而显得不很智慧,更因为其如此明确毫无回避的表达方式而令人对奥巴马的意识形态色彩感到遗憾。在这个典礼上,并没有谁强迫他作出对共产主义的魔鬼化判断,但他还是自觉自愿地发出了心声,他为先辈们反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而感觉自豪,并且吸引从中吸取力量。

奥巴马相信并受益于美国人民,不代表他相信全世界人民。全球化不是现代的国际主义,奥巴马只会感激因为互联网的影响而给他投票的美国网民,3600万个中文搜索输出页面所涉及的那些网民们,其中的很大一部分非美国国际而又对奥巴马抱有狂热的中国人和其他华裔们,是否已经陷入了与奥巴马这个人之间的信任、期待和感激的不对称陷阱之中呢?在互联网时代世界变化太快,不对称无处不在,意识形态的两大阵营之间对彼此的意识、感受、期望、反感,是否也存在某种不对称呢?

(三)

可能令人难以置信,曾广泛发生于中国清朝统治末期的“卖官鬻爵”现在在美国政坛成了某种惯例,而且收受捐款最多的美国当选总统往往成了卖官的急先锋。前总统布什任命了30 位在竞选中向他捐款10万美元以上者出任大使——其中80%毫无外交经验,此前的比尔·克林顿将30%的大使职务留给了政治捐款人,理查德·尼克松的比例是30%,约翰·肯尼迪是33%,吉米·卡特是24%。

美国法律规定公民有权通过政治捐款表达个人的政治意愿,这导致“买官卖官”通过政治捐款的形式走向合法化。在法律允许的幌子下很多退出政界的前议员、前州长、前办公厅主任等成为成功的专业说客,游说企业家为政客捐款以便在当选后谋得一官半职或者其他好处,政客和说客、资本家们共同指定了这些权钱交易的“行规”。在美国“说客”现在已成为一种职业,在美利坚大学甚至还开设了“游说”专业。职业政治说客必须注册,目前美国登记的职业说客有2万人,美国每个议员大约被38个说客所包围。

政客赢得选举必须有强大的金钱后盾,而捐款、游说等活动作为金钱注入政治生态的管道、规则经过多年的演化已经相对稳定、自成系统,这成了美国式金钱政治的一大特色。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的两大祸害房利美和房地美就在华盛顿过去的数十年里最舍得出钱的前20个公司名单上榜上有名,近10年内“两房”花了大约1.7亿美元用于培养说客。

现在,奥巴马不得不面对这一局势,他必须选择是否向繁荣表象之下实际上已日趋腐败的美国政治肌体全面开火——虽然他自己的阵营在那样强大的传统政治风格的腐蚀之下也非铁板一块。不久前他还不得不对一个腐败丑闻作出困难的决断——事情是由奥巴马当选总统后空出来的的一个参议员位置引起的。

伊利诺伊州州长罗德·布拉戈耶维奇有一段时期无论上班还是下班时间在脑子里经常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是,那个参议员位置能卖多少钱,他有权将某个愿意向他付出一定代价的人选任命为后任的参议员。联邦调查局通过监控他的电话发现他这样名码标价:谁若想获得这个席位,要么给他提供50万到100万美元的政治捐款,要么给他谋得非营利组织年薪30万美元左右的职务,要么为他的妻子帕蒂谋得某一公司年薪15万美元的董事职务,要么为他在奥巴马新内阁中谋得一官半职——比如卫生部长或者驻外大使。联邦检察官菲茨杰拉德说,他兜售参议员位置的表现“就像个急于完成年度销售任务的促销员。”

奥巴马不可能不为布拉戈耶维奇要出卖他空出来的参议员席位而紧张,但他现在无法完全保证未来的白宫办公厅主任伊曼纽尔被怀疑卷入其中,据报道布拉格耶维奇在电话里很可能和未来的白宫办公厅主任伊曼纽尔就奥巴马的密友兼顾问瓦莱丽·贾勒特接任参议员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这些让情况复杂化,让奥巴马抨击政治游说、权钱交易、卖官行为的计划遭遇迎头一击,在美国多年积累下来的政治风气之中,他如何要求和保证自己庞大的执政阵营都那样“洁白无暇”呢?这不可能不让他对某种理想化的想法作出调整,毕竟积重难反之下还是需要戒急用忍。

民调显示,超过四分之三的美国人不能接受总统竞选人从政治说客手中获得竞选资金;此外,有三分之二的民众不相信那些接受了政治说客资助的总统竞选人能够改变华盛顿目前的政治状态,已被奥巴马提名出任美国国务卿的希拉里就曾因在总统侯选人党内竞选中不拒绝政治说客献金的立场受到了奥巴马和大多数美国民众的谴责。2008年1月3日,奥巴马在艾奥瓦党团会议选举获胜之夜的演讲中说:“你们宣布,政治说客自以为他们的财富和影响力比公众舆论的威力更大,但是他们并不拥有这个政府。政府是我们的,我们正在把它收回。”这也许道出了他的心声,在他未来的政治版图中,“政治说客”已经成为旧政治的象征,他确实决心绝不给“邪恶的政治说客”留下半点生存空间,除非他放弃信仰、终结自己的理想主义之旅。问题是,奥巴马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奥巴马上台后立刻颁布法律限制政治说客对政府决策的影响,规定政治说客不能在他们曾游说过的部门任职,担任政府职务的不可以再扮演说客角色,还禁止奥巴马的助手们在离职后两年内不能向他们原来的同事游说。奥巴马说这些措施意味着和企业“干净脱离”,但在他的内阁之中,被提名为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副部长的威廉·科尔曾向该部门游说过,另外一名获提名担任国防部副部长的威廉·J·林恩曾为军火商雷神公司向国防部游说。这所反映的是一种务实灵活性的态度,还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妥协和退让?

历史表面,美国总统大多在任期之初被寄予厚望,他们自己也往往摩拳擦掌、踌躇满志,颇有大展宏图之志,但是百日过后大多数的上任三把火会逐步偃旗息鼓,这是因为他们真正领略到了美国政治生态、形势、结构的真实状态,并且因为自身意志、品格、智慧等方面的缺陷而败下阵来。奥巴马也许有美好的理想、自信和信仰,但这对美国总统而言远远不够,他还需要具备应有的意志力量和坚持到底的毅力。“政治说客”集中代表了美国的旧政治,而奥巴马与之的斗争才刚刚开始,这场斗争前所未有,一定会异常艰巨,并且将贯穿他的全部任期。


(四)

华盛顿的传统永远不会再复活,美国的金钱主义经历了几代人的承传和纵容已经走上了不归之路。但是,奥巴马对此绝不相信,他自信于自己的力量,自信于可以从林肯等美国政治的“先贤”们身上活动力量,他相信这些力量可以帮助他同时对抗恐怖主义,对抗一一条冗长复杂的国际外交战线,对抗肮脏污秽的美国政治生态的潜规则,对抗前所未见的金融海啸,对抗遍布全球的对立、失望、恐怖、阴谋、混乱、极端主义。

从奥巴马目前已经表现出的姿态来看,他的那种雷厉风行、大刀阔斧、兑现诺言、面向问题直接采取行动的风格初现端倪,他以行动表明自己决心扭转美国迷信金钱和强权的实力主义政治作风,试图重塑美国与全世界的“公共关系”。这些隐约可以让我们感觉到,一个非常“与众不同”的美国总统很可能已经开始了他的政治变革之旅,他希望以另外一种方式重新为美国赢得全世界的尊重。

奥巴马将他上任后的第一个跨国电话打给了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宣示他的政府将寻求阿拉伯与以色列的和解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性的任务目标,这有助于探寻在此基础之上逻辑性地可以确立的一系列相关的、后续的目标。同时,奥巴马对巴勒斯坦平民伤亡所表现出的同情、对以色列实现巴以停火和推进巴以和平进程的敦促、迅速任命曾成功斡旋北爱争端的前参议员乔治.米切尔为中东特使等一系列事实更强化了这样的判断,那就是奥巴马将巴以问题确定为处理一系列国际问题和应对反恐形势的枢纽所在。

确实,在中东明显拉开与前总统布什政策距离,面向“和平”采取一切行动,尽可能少地偏袒以色列,减少冲突中的人道灾难,这些都有助于为美国赢得人心、赞誉和信任,但更主要的动机还在别处。须知任何高明的政治家、策略家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局势之初,必然选择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先重后轻、先直接后间接的行动步骤,让局面简明化然后突出关键和核心领域的问题予以解决确实不失为高明之举。而战火纷飞的巴以地区现在是全世界聚焦瞩目之处,而巴勒斯坦平民在以色列的军事打击中又客观上遭遇了重大伤亡,同时以色列开战至今业已暗示“基本”达到目标,这都让奥巴马的一个电话起到了四两拨千金之效,相信在以色列在奥巴马的“压力”下卖个面子很快于加沙停火后,世人会深感此策略选择性价比之高了。

在战后陷入的伊拉克泥淖、日益恶化的阿富汗局势、朝鲜核问题、伊朗核问题、巴以问题以及因北约东扩和反导系统等问题而同俄罗斯的摩擦争吵等诸多问题之中,巴以问题似乎无法作为奥巴马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和首要问题,他的政治生涯和以色列在美的犹太裔政治后盾本就瓜葛不多,而且巴以之间的力量对比决定了恐怖主义在那里根本翻不了天,以冲突似乎更象是一个美国外交躯体上不时发作的小小溃疡,时不时添些乱子,虽然麻烦但远谈不上伤筋动骨,更不可能致命。也许正因为此,奥巴马乘势而为、因势利导,决心以快刀斩乱麻的方式争取自己上任之后的第一个外交开门红——虽然这距离巴以全面和平还路途遥远,同时也为后续解决诸如阿富汗问题奠定更为简明的局势。

此外,奥巴马在竞选总统时承诺在上任后按计划从伊拉克撤军,这一立场与诸如奥巴马在巴以问题上的新立场、关塔那摩监狱的新决定等都有助于缓和美国与中东和穆斯林世界的关系,改变其对美国的霸权主义者、军事占领者、白人袒护者的形象,这也是和奥巴马强调以“软实力”为中心重塑美国的全球领导力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现在看来,伊拉克、巴以地区不大可能成为奥巴马的核心问题,他们更可能被视为次要的、辅助的但必不可少必须优先予以解决的基础性问题,为奥巴马实现向阿富汗增兵的承诺、达到彻底剿灭“基地”残余势力目标等核心的大问题、难问题开道。布什任期之末的美国外交上现在同时面对反恐、阿富汗、伊朗、巴勒斯坦、朝鲜等诸多问题,奥巴马上任后的作为似乎目的在于收缩拉长的战线,使复杂的形势简明,让美国重新回到与以拉登为代表的恐怖主义参与势力的主战场上。

82岁的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人生经验,他以自己特有的眼光审视奥巴马,并于近日称赞奥巴马说:“这位聪明高贵的美国首位非洲裔总统,继承了林肯总统和马丁·路德·金的精神,成为一个美国梦的活象征”;“当他宣布,他将带领美国成为全世界自由、尊重人权和其他国家独立的榜样时,没有人怀疑他的真诚。” 这也许可以为奥巴马的品格作一个特殊的注脚,但卡斯特罗同时还说:“当他发现手中掌握着巨大的权力,但却对解决美国国家体系之间的矛盾无用的时候,他该怎么办?”这表达了与包括普京在内的世界上许多政要名流的看法类似的某种不好预期,奥巴马的行动力、明确性、真诚品格开始为人所知所信,但这些素质在现时代的美国和世界形势下,是否足够?是否有用?是否足以对抗挑战?

目前看来,奥巴马具备使问题简单化的潜在素质,他的战略建立在区分难易主次、轻重缓急的基础上,他正采取一系列抓大放小的战略和政策调整,以用事实证明自己的清醒和智慧。这是一个相对布什政府的明显变化的信号,对中国参与全球博弈的战略决策者们而言,对此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

(五)

奥巴马的美国现在还处于一系列困扰环绕之中,其中最大的潜在威胁来自本·拉登,这点在奥巴马的清晰而简单化的思维中被放在了焦点的位置,一个侧面也反映了美国新总统的战略思考力。与其他任何威胁不同,本·拉登是近数十年唯一真正给美国本土制造巨大灾难的人,尤其是他所代表的力量一直坚持某种狂热的信仰,这种信仰无论在价值观、世界观还是利益和权力之争上都和美国势不两立。现在看来,奥巴马比布什更明白本·拉登对美国意味着什么,他对这场反恐战争的结束抱有强烈的使命感。

“让阿富汗而不是伊拉克成为美国的反恐中心地带”已成为奥巴马的反恐口号。如果说布什以伊拉克战争最终从肉体上消灭了萨达姆象征着美国政治不择手段强硬维护自身利益和推行自身理念的一次小胜——这确实可以被美化为一次对邪恶力量的成功打击,那么奥巴马如果在阿富汗所采取的后续的增强军事行动中取得从肉体上消灭本·拉登的战果,则意味着美国反恐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并为奥巴马在美国内政外交方面采取的诸多冲击性的新举动奠定巨大的个人威信,尤其具有实际意义的是,这意味着美国可以从一直为之拖累而苦不堪言的反对拉登恐怖主义的战争中腾出手来,致力于其他方面的难题。

奥巴马在总统竞选期间承诺在上任后16个月内从伊拉克撤军,并向阿富汗增派部队。他认为“孤注一掷地将重心放在伊拉克战争上,削弱了美国的安全保障、国际地位、军事经济和用来迎接21世纪挑战的资源”,并且多次强调美国外交战略的首要目标是负责任地结束伊拉克战争、转战阿富汗打击“基地”组织及塔利班武装。目前,美国部署在伊拉克的兵力是在阿富汗的5倍多,“在近3000名美国人在我们的土地上遇害近7年后,‘9·11’事件中袭击我们的恐怖分子仍然在逃”让奥巴马无法接受。事实上,布什在完成消灭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基地势力之前转战伊拉克确实犯了两线作战的错误。

奥巴马具备某种系统思考全球和全美问题的战略思维能力,他能将涉及巴以、反恐、控核、联盟等诸多方面的的美国外交和国际安全事务作为一个整体来全盘考虑。奥巴马也许准确地抓住了阿富汗这一美国外交问题的枢纽,并寻找到由此出发走向最终目标的正确的路线图。与中国古代军事家、谋略家孙子的思想相对照,我们可以隐约间从奥巴马上任前后的表现上看出一些隐约的相似之处,比如在对伊拉克战争的“慎战”,对全球安全战略形势考量中的“避实击虚”、“知己知彼”,对任命巴以问题中东特使时的“择人而任势”,以及可能对伊朗、朝鲜核问题所采取的“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不战而屈人之兵”,等等。

美国总统竞选存在诸多弊端无庸赘言,但作为一种在对抗中产生出强者及其团队的选拔机制,在美国面临复杂严峻的内政外交形势之际,终于选择了奥巴马,这也许可视为一项重要的成果。奥巴马及其团队在上任之初表现得比布什政府更为清醒、富有谋略,这种力量对美国——也许对全球——是一件好事,但对于那些美国的对立者们或者可能被美国视为假想敌的国家则可能带来痛苦。无论奥巴马多么正直和具备人道主义的文明素养,他仍然最终是美国利益的维护者,如果美国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以别国的付出和损失为代价,我们应该相信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美国人的福祉所系采取行动。

美国历来具有孤立主义的传统,尤其是在全球形势趋于一团糟的时代,经常会涌现出各种“鸵鸟”政客的呼声。现在全球金融危机方兴未艾,美国国内的保守主义和孤立主义几乎可以说迎来了几十年未遇的好时光,甚至阿富汗的塔利班也向奥巴马发出了“美国应当去解决其金融危机,而不是继续在阿富汗驻军”的呼吁。但是作为一个信奉开放思维和系统思维的有谋略的政治家,奥巴马不可能选择全面退却,因为他深知美国的内政与外交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两者在这个美国最需要自信和荣誉感的时代都同等重要。

情报显示,拉登和基地组织其他头目目前很可能隐藏在巴阿交界处的部落地区。1月23日,奥巴马下令对巴基斯坦瓦济里斯坦部落地区的可疑武装分子发动无人机导弹攻击,他以实际行动表明他在追杀拉登和其他基地组织头目方面没有丝毫让步。美国去年对那一地区发动了30次无人机导弹攻击,有200多人被炸死。奥巴马在选举时暗示,将增加在巴基斯坦军事行动的力度。

俄新社最近报道了CNN镜头记录下的奥巴马就职典礼上空出现的不明飞行物,有人半调侃地说连外星人都想看透奥巴马,他们对奥巴马将引导美国走向何方抱有某种兴趣。其实最需要看透奥巴马的,是那些对与美国打交道和参与全球博弈负有责任的全球的领导者们,他们需要了解奥巴马的理想信仰、思维模式、力量源泉、个人品格、意志和毅力水平、团队结构,了解奥巴马的目标任务的难度、敌人对手、行动障碍、政治生态环境、可能出现的致命威胁,了解奥巴马的执政前景,这些都将对相关战略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六)

1月20日,在奥巴马就职仪式开始前,一位非洲裔男子在美国国会山附近高举写有“从奴隶到改变历史——奥巴马真棒”字样的纸板,庆祝奥巴马成为美国首任非洲裔总统。现在有少数人担心奥巴马可能引发一场在高科技似的的偶像崇拜,这最终可能演化为一种对民众自信和判断力的威胁。从最大胆和最超前思考的角度来说,这种担心并非毫无意义。须知,在业可基本确定的全球性大变局之初,推测未来的严峻局势与某个强人偶像结合在一起进而改变美国两党政治生态的可能性不失为一种有启发性的有趣思索。

奥巴马上任仅仅三天以一系列政策举措赢得了美国人的高度认可,处于经济危机和寒冬夹击之下的美国人恨不得奥巴马变身上帝,迅速把他们从失业、衰退和沮丧情绪的包围中拯救出来,而在国外,从就职典礼到现在奥巴马也一直是包括他的非洲故乡在内的全世界各地区的瞩目焦点。世人对奥巴马的期望越高,越有可能推动奥巴马的个人神话之旅。问题是,在互联网时代造神总是动态而相对的过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民谚正在被“三天河东三天河西”所替代,这是一个巨大的光环应被万众分享、轮流做庄的时代,也是一个反“神”的时代。所以,对奥巴马的狂热无论奥巴马本人的好恶如何,都在本质上和我们的时代格格不入。

虽然目前奥巴马春风得意、众望所归,虽然目前奥巴马的做派毫无独断专行或者极端化的苗头,但一旦允许民众个人崇拜情绪不受限制的滋长,那将导致民众丧失对自己的独立思考的要求和习惯,削弱民众对领袖的监督和制衡,这对美国这一仍然拥有强大力量国家的政治生态而言并非好事。

现在人们普遍相信奥巴马将远离布什的单边主义政策,从普京到卡斯特罗到内贾德们纷纷表示其对奥巴马的某种期待,他们希望奥巴马是一个值得坐在一起通过交谈解决问题的务实的对手或伙伴。普京眼中的奥巴马“看起来性格诚实、外向”,伊朗总统内贾德则表示希望奥巴马改变对待伊朗的方式,中国希望与奥巴马政府共同构建稳定的美中关系,以色列媒体希望奥巴马“延续布什政府的亲以政策”,连阿富汗的塔利班都声称希望与奥巴马共同寻求和平之路。不过,抱有期待温文是出于美好的假设,且不谈因为沟通理解问题而导致对奥巴马的误判,即以美国内部政治形势而言,谁能保证奥巴马拥有足够的持久耐性去颠覆几十年的政治传统和“硬实力”主义呢?

中国目前的姿态不失冷静和理智,沉着地观察和分析也许是在当前形势未明之际最妥善的选择。去年11月6日,在赢得总统选举这天,奥巴马立刻打电话给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英国、墨西哥和以色列这9个美国的“关键盟友”的领导人,而在通话中被反复提及的则是“同盟”一词。这似乎在提示着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其他没有被纳入其中的某些国家的“圈外人”的角色,奥巴马对美国传统国际盟友关系的重视表明在其任期内的美国外交战略中将继续坚持结盟政策这一冷战遗产,以美国为龙头的西方团队一旦被置于一个更有力量者的领导之下,只会给其既有的对手、假想敌、利益博弈对象带来更大的压力。

全球化让民族国家相互对话和协作,共同面对未来和困难。但全球大一统的时代远未来临,民族和国家利益的博弈始终存在,对于奥巴马这样一个务实、锐利、冷酷的政治家而言,中国人固然可以从他的个人角度上去挖掘、分析、欣赏、钦佩,但是奥巴马毕竟是美国人的奥巴马,正如普京是俄罗斯的普京,他们都不可能发了病一般地去全力谋求中国人的福祉,在某些特定的形势下他们甚至会不惜以吸收中国利益来达成自己的目标。因此,从奥巴马的崛起之中,我们更应该引发的思考还是在于如何更好地做好准备以应对那些新的形势、局面,如何更有力地维护中国人的利益。

当然,在事实上完全可以想象另外一些人,他们正积蓄着对奥巴马的怨言和仇恨,其中有些人已经为奥巴马对自身利益的切实损害而暗地祖宗不已。奥巴马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产物,他如果不能够象从前那些力量强大的惯例做法那样为富有权势的资本家服务,那里他们之间迟早将产生决斗。大资产者在历史上曾经代表最保守的资本主义力量,现在美国的大资产者在近数十年的科技革命进程中逐步受到更多新的生产力及其文化的渲染而变得似乎温文尔雅了些,但他们绝不会坐视根本性的权利和利益结构的改变,奥巴的言论、行动在本质上却可能导致这些结构的改变,这是他必须迟早面对的隐藏问题所在。

但是,奥巴马的旋风正在全球劲刮,各国领导人、美国民甚至包括一些中国人在内的各国民众都对他抱有各种各样的期待,其中一部分在未来可能演变为盲从和迷信的情绪,这是所有力图看透奥巴马的人们都必须预防出现的局面。地球不需要救世主,有时候“上帝”的出现恰恰意味着灭亡。

(七)

经历了2008年的诸多动荡、波折和灾难,无论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都希望2009年形势转“牛”,希望一切会好起来。但是美好的愿望往往成空,粉饰的太平、苍白的说教、底气不足的所谓自信姿态都不能动摇真相分毫,除非有实质的事件发生,历史将沿着既定的轨迹前行,而某些重大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机遇或者灾祸,都将是未来的一部分。

在困境中有太多的人会陷入迷惘、沮丧、埋怨、绝望的泥淖,这时他们最需要得到的是毫不含糊的指引、坚决的引导和意志坚定者的激励,也许美国近几任总统都基本具备诸如此类的素质,但相对于布什用8年时间把美国从天时地利人和俱优的境地拖进目前巨大危机的“成绩”而言,特殊经历所造就的富有个性和独立思维的奥巴马,对于作为一名“危机领袖”的要求来说似乎更为合格。

奥巴马,一名黑奴的后裔,一个成长于单亲家庭的奋斗者,已表现出不同寻常的拉近不同人群的能力。在娱乐圈,他以他的个人魅力迷倒包括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普瑞、詹妮弗-加纳、辣妹杰西卡·艾尔巴、斯嘉丽·约翰逊等在内的一干好莱坞女星,令曾获格莱美最佳说唱团体奖的美国音乐组合“黑眼豆豆”醉心于以他的竞选演讲词为内容创作歌曲——他们宣称判断正义并非当权者和政客们的特权而每个公民都应对正义的标准拥有发言权。奥巴马已经成了美国社会中一种正在崛起的新文化的象征,无论他的内心世界是什么色彩,但在美国公众视线之下的奥巴马代表着对和平、爱、责任、协作的一切向往。这恰恰是奥巴马的力量的源泉,因为在美国的发展中他符合时代的某些精神节拍,他唤醒了、说出了普通美国老百姓的理想和心声,有些人简直开始视其为“人性善”信仰的代言人。

团结、协作、诚恳、坦率、凝聚、理解、沟通,这些范畴经常出现于奥巴马的言辞和行动之中,他的政纲之一就是促进美国的团结,消除社会的裂痕和缓解互相怀疑、互不信任的绪。如果奥巴马的执政史证明他确实是一个善于协调利益、整合资源、化解矛盾、组织力量去达成目标的人,那将成为一段证明“任何公众危机必然需要合适的领袖”这一真理的历史,挣扎于困苦中的民众最幸运的天赐无过于一个有力而仁慈的领导者。

按中国的十二生肖算,今年牛年也是奥巴马的本命年,中国人一般认为属牛的人都务实刻苦、任劳任怨且有一股执拗的牛劲,奥巴马的经历也许可以对此予以验证。奥巴马六岁起就读于一所印尼学校,每周有五天都在凌晨四点被他的母亲——堪萨斯州一个钻塔石油工人的女儿并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来自堪萨斯的白人女子”——叫起床学习英文三小时,他的母亲对从小就教导奥巴马做人要有主见、自信、魄力,尤其告诉他理想的信念头绝不能仅限于语言和空话,更要付诸行动。

读书是奥巴马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这对任何领导者而言都是一种美德。在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读书期间,图书馆是奥巴马在校期间费时最多的地方。他阅读《圣经》、莎士比亚,他读多丽丝·古德温的《对手团队:亚伯拉罕·林肯的政治天才》、卡普兰的《林肯传》、爱德华·史密斯的《富兰克林·罗斯福》、乔纳森·艾尔特的《决定性瞬间:罗斯福的一百天和希望的胜利》,他读《幽灵战争:中央情报局、阿富汗和本·拉丹秘史》、拉里·巴特尔斯的《不平等的民主:新镀金时代的政治经济》、法里德·扎卡里亚的《后美国世界》、杰弗里·萨克斯的《共同财富》,他还阅读阿根廷博尔赫斯和科塔萨尔的小说。。。。。。从那一长串的书单来看,奥巴马的知识世界既包括美国精神、英美文学、政治先贤的人生厉练等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也包括对当代美国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基础理论和专家观点,他一直在准备成为美国的领导者,而阿富汗、本·拉丹之类的关键词在他的阅读内容中显得格外醒目。

历史注定要将奥巴马和本·拉登的人生拉在一起,事实上乌萨马(Osama)与奥巴马(Obama)两个词在英文中仅差别一个字母。也许这场围绕恐怖主义的战争好戏才刚开始,因为作为一方的真正主教角,奥巴马才刚刚正式登场亮相,一个是抛弃财富和温柔乡而走上恐怖主义道路的穆斯林理想的极端践行者,一个是深受美国精神熏染、怀有信仰和使命感并被烙上深刻的美利坚文化烙印的美国的新主宰,此二人在人生舞台上的周旋的高潮即将来临,同步而来的则是美国与恐怖主义组织之间决斗之大幕的拉开。

现在,阿富汗的安全局势日益恶化,腐败成风,人心离散,塔立班占据了国土的三分之一,那里越来越有利于本·拉登势力休养生息的温床。对此,奥巴马上任第一天就从驻阿美军指挥官大卫·彼得雷乌斯将军那里要求最新简报,23日他任命资深外交家理查德·霍尔布鲁克担任阿富汗特使,并且会见了阿富汗反对派非官方代表团。下一个出牌者无疑是奥巴马,本·拉登正潜伏于阿富汗的山区部落居住地读此拭目以待。

相对自己的前任,奥巴马富有理想、博览群书、渴望变革、勇于创新、谙于谋略,加之以不成比例的实力对比,奥巴马与本·拉登之战最终鹿死谁手?答案对后者并不乐观。

(八)

微软前主席盖茨近期一直在深入地关注和思考世界范围的社会问题。1月27日,盖茨在其散尽家财、专职经营慈善事业后发布的首封“贺年信”中,呼吁各国政府与全球力量一起行动起来关注全球经济危机,关注穷人和世界平等。他警告道:“在全球经济危机中,穷人最受伤。”在他小学三年级时,奥巴马写过一篇作文,述说了长大后要成为总统的理想,这也许和许多小孩子的人生宣言一样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但同样在这篇作为中,奥巴马还说他想让所有的人都快乐,这就有点不简单了。

种种事实表明,奥巴马和盖茨都是属于那种具有全球视野的人,他们具有某种程度上的人道主义精神,关心着整个人类、地球和客观世界的未来。盖茨有一个稳定而富足的童年和青年岁月,他没有机会在全球不同地区体验那里的穷苦百姓的苦难,他的全球视野来自其对全球性的经济和技术领域的参与,来自他对互联网、新经济的未来趋势的深刻思考;而奥巴马则拥有一个颠簸流离、复杂多彩的早期人生,他的全球视野或多或少地受到他的人生经历的影响——从夏威夷到印度尼西亚,从美国堪萨斯到非洲肯尼亚,从阳光明媚的加利福尼亚到金融之都纽约再到历史上的罪恶之城芝加哥,跨越几大周的区域文化在不同时期给奥巴马的人生打上了完全不同的心灵烙印,但恰恰是这一切使得他拥有了理解和包容那些跨文化差异的感性基础。

在同情弱者、用行动改善世界的决心和使命感方面,奥巴马和盖茨具有很大的一致性。盖茨希望“穷人的生活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希望“美国和其它发达国家继续增加外援”,他还希望“从经济危机复苏后,世界将变得更加平等,人们将获得更多健康和受教育的机会,更多人的生活能变得更好。”奥巴马说在竞选演说中希望“让每个人笃能看上病和看得起病”,希望“美国和全世界联合起来应对21世纪这个世界面临的共同威胁:恐怖主义和核扩散,全球变暖和贫困,种族屠杀和疾病。”

二十多年来,既是民权律师也是宪法学教授的奥巴马把主要精力放在帮助社会底层民众改善生存状态上面,他既了解新经济和金融变革的成就与前景,也了解那些缺乏教育的底层民众在知识经济时代面临的严峻形势和额业已遭遇的利益损失。在一次面对华尔街的投资们的演讲中,奥巴马说道:“那些从新的全球市场获利的人——包括各位在内——都很少关心新经济的受害者”,他强调为了挽救那些因为教育因素而缺乏竞争力的底层民众的人生,“政府必须在教育上加大投入。”

从以上角度看来,奥巴马的任期注定会充满困难的抉择和价值观上的巨大矛盾,理想和现实的冲突注定会改变他的主观世界的平衡。也许当奥巴马眼见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军事的行动导致的平民流血时,会联想到自己童年在印度尼西亚遭遇的不安全的社会、联想到在种族屠杀中哭泣的非洲同胞、联想到被罪恶和暴力伤害的美国底层的不幸家庭,但是在政治的天平上,谁也说不清政治家心中的同情、仁慈、人道精神最终会起到多大的实质性作用,政治本身只意味着取与舍之间的平衡,既然作为政治家天生就必须接受无奈的某种“放弃”,那么谁也无法强求奥巴马死抱住全球“博爱”的稻草,而罔顾经过政治权衡后必须作出的选择。

“社会主义”在美国的很多富人具有意识形态特征的眼中仍然属于一种敌对的范畴,他们往往在直觉上首先将之归于对自己的利益、机会的剥夺和对有利于自己的社会环境的大调整、大改造,社会主义是他们思想中的地狱。现在奥巴马在美国已经拥有社会主义总统的“美称”,在经济危机中数量越来越多的穷人和失业者对他存有幻想,但归根到底而言,奥巴马却是不折不扣地资本主义的受益者和政治产物,他怎么可能全面背叛数百年延续至尽的美国的经济传统?又怎么可能向美国的资本家全面宣战?问题是,即使他的某些不失温和的决策,对那些几十年来习惯于在“富人”的天堂里享乐的资本家而言,也许也意味着绝不接受的滑向利益深渊的信号,仇恨、敌对的情绪在奥巴马的政治生涯中已注定无法避免并将愈演愈烈,这将导致美国的新裂痕。

在全球利益和美国利益之间,美国的前几任总统一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美国,政治的天平是如此倾斜,以致连“京都议定书”这一为更多国家所接受的环保共识都在美国自私主义政客面前触礁了。这些事实反映了某种间接的民意,但这些民意也是那种典型的短视的、自我本位主义的民意。只有真正不为政治游戏规则所奴役的政治家才具备坚持正确意见的魄力,正因其无私的品质,才敢于冒得罪选民的危险作出行动。现在,奥巴马对全球环保协作、全球能源问题的出路都作出了明显与前任不同的判断和承诺,这也许在一些资本家和民众那里会引发激烈的反对,但从全球和全人类的视野出发,这样的决定在长远无疑是理智的。

奥巴马的“软实力”主义的成败的最终要害在于,美国必须认识到,要向成为全球领导者,就必须对世界承担责任,就必须摈弃美国益至上的本位主义和保守主义,只有开放心态,美国才可以真正去拥抱世界。现在值得思考的是,在以后的诸多决策中,奥巴马是否能坚持自己正确的出发点,以持久的意志和智慧顶住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在全球共同福祉和狭隘的美国利益之间作出一贯的选择?



(待续)

作者:顺风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相关主题
[原创]顺风:看透奥巴马(十二) 海归主坛 2009-2-14 周六, 10:55
[原创]顺风:看透奥巴马(十一) 海归主坛 2009-2-01 周日, 13:19
[原创]顺风:看透奥巴马(十) 海归主坛 2009-1-31 周六, 17:50
[原创]顺风:看透奥巴马(九) 海归主坛 2009-1-29 周四, 17:17
[原创]顺风:看透奥巴马(八) 海归主坛 2009-1-28 周三, 10:10
[原创]顺风:看透奥巴马(七) 海归主坛 2009-1-26 周一, 16:18
[原创]顺风:看透奥巴马(六) 海归主坛 2009-1-25 周日, 16:36
[原创]顺风:看透奥巴马(五) 海归主坛 2009-1-25 周日, 13:54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顺风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