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转帖]谁上北大:京豫考生“命运落差”25倍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帖]谁上北大:京豫考生“命运落差”25倍   
古一杨





头衔: 海归下士
声望: 学员

加入时间: 2012/02/10
文章: 9

海归分: 461





文章标题: [转帖]谁上北大:京豫考生“命运落差”25倍 (1454 reads)      时间: 2012-6-27 周三, 11:41   

作者:古一杨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6月25日,对于18岁的洛阳少年张成溪(化名)来说,是个不一般的日子。
  这天,2012年河南高考成绩将在子夜零时放榜。为了这个决定命运的分数,包括张成溪在内的80万河南考生苦读了12年。“估计当天查分的人会很多,我不准备睡觉了,刷网!” 学文科的张成溪觉得自己在刚刚过去的高考中发挥正常,“估分560多分,也就去年一本线边上吧”。
  从这天起,今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成绩陆续公布。不过,就在当天,一则网络上被广为转载的报道,却让他多少有点不爽。
  这天的媒体报道了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千帆在其研究课题“大学招生与宪法平等”中得出结论:广东、安徽考生考进北大的概率只有北京孩子的1%。以北京大学为例,北京学生考上北大的几率是安徽考生的41倍,是广东考生的37.5倍,是贵州考生的35.4倍,是河南考生的28倍……
  转述这一结论的一条微博,在很短时间内被转发7000多次。众多的转发者当中,就有张成溪。他第一次知道,不同地方的考生报考同一所大学,面临的可能是大不一样的命运。
  高考真的公平吗?这一议题正如6月的骄阳烤热中国的舆论场。
  G9的游戏规则
  从本周起,今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成绩陆续公布。北京市高考一本线理科为477分,文科为495分;河南省的一本线,理科为540分,文科为557分。
  “这个分数线的划定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今年考生的总体发挥水平,二是高校在我们这里投放的招生指标。”中部某省考试院一位工作人员对本报记者表示。
  对于一些省市间高考录取分数线的悬殊情况,该负责人认为,除了个别省份计分方式不同外,主要还是因为招生指标的多寡。
  为了弄清高校招生中是否存在着区域失衡状况,本报记者以河南省与北京市两地为例,统计了2012年G9高校联盟在两地的招生投放指标。
  所谓G9联盟,是由首批“985工程”的9所院校组成的联盟。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均属国内一流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金字塔的塔尖。
  依照这9所高校官方网站上所公布的“2012年招生计划”中的数据,经计算得出,今年这9所大学在北京市总的招生计划是936人,而在河南省投放的计划是935人。
  而据地方招生办此前披露的数据,北京市今年报名参加高考的考生人数是73460人,连续第六年减少。而河南省则为80.5807万人,考生数量稳居全国第一。
  这就意味着,G9在80万考生的高考第一大省河南所投放的指标,比在仅有7万考生的北京市所投放的指标,还要少一个人。
  具体到学校, 2012年,北京大学(含医学部)在北京总共投放了414个招生名额(医学部368人),而在河南今年的招生计划则为108人(医学部28人)。清华今年在北京招生计划是203人,而在河南仅招91人。
  依照上述数据计算,如果你是个北京的考生想要上清华,考取的可能性是1/362;如果你在河南参加高考的话,想上清华的可能性是1/8855,两者相差将近25倍。
  相对于北大、清华的“偏心”,G9联盟里的其他几所大学在河南所投放的招生指标要比北京多。
  记者统计发现,南京大学在北京投放的名额是56人,而在河南投放的名额是68人;西安交大在北京投放45个名额,在河南投放了135个名额。
  “不过,你注意看一下,这几个学校在自己所在地的招生指标也非常多,其实跟北大、清华本质是一样的。”前述某省考试院的工作人员提醒记者说。
  仅以上海的复旦、交大两所G9高校为例,统计显示,复旦大学2012年上海市高考招生计划为101人,交大在上海招生91人(含3名国防生)。而这两所学校在河南一省投放的指标,不过分别是56、75人。
  而今年上海参加高考的考生有多少?据上海市考试院公布的数据显示,仅有5.5万考生。
  高校布局东南倾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和现有高校的布局有关。”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教授介绍说。
  现有高校的基本布局源自于上世纪初,当时绝大部分高校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后因抗战原因,一批高校曾内迁,之后高校布局稍有平衡。
  1952年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院校调整,但全国高校高度集中于东部沿海的状况依然没有得到缓解,广袤的中西部地区很多省份高校很少,“尤其是高水平的大学”。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盛洪教授出示的一张国内985、211高校的分布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作为国内高水平大学象征的985、211高校,密密麻麻分布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很多省份则是空白。
  以985高校为例,决策层将其视作是中国大学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的“先遣队”,最初入围的仅有北大、清华两所,现在扩大到39所。但直至目前,中部人口大省河南仍然没有1所大学入围,同样的情况还包括河北、山西、江西、新疆、青海、宁夏、西藏等中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而北京则已有8所985大学,上海也有4所入围。
  “这样一种教育资源配置是严重不合理的,是按行政中心的级别来配置,而不是按人口去配置。”盛洪说。
  “985高校的招生计划适当向学校所在地倾斜一些,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学校发展与当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多招也可以多从地方上争取到一些资源,”中部地区某省考试院一位工作人员认为,“但是这种倾斜应该有一个限度。比如上海的一些985高校的本地招生,有段时间曾占到总招生计划的一半左右,这样就太过分了。”
  谁上北大: 京豫考生“命运落差”25倍
  对近年来985高校在各省录取的情况,教育部内部曾做过相应的调研,评估指标采用的是录取率的“相对标准差”这一指标体现区域间录取机会的公平程度。调研结果显示,在2008-2010年这三年间,全国38所985高校,其录取率的相对标准差从56%提高到59%,显示区域间录取机会的不公平程度在增大。
  例如,原来录取机会较高的东三省,2010年高考报名人数比2008年下降18.6%,但985高校在东三省的实际招生仍增长3.5%。考的人少了,而招生指标却增加,意味着原来机会就很高的地区的考生,现在机会更大了。相应地,原来机会低的地区的考生,现在机会空间进一步被挤压。
  “近年来,我国高考生源数尤其是发达地区的生源数持续下降,这本是部属高校在属地削减招生计划,增加外地招生,实现生源多元化,促进教育公平的契机。很可惜,结果却相反。”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对此深有感触。
  扩容985?
  针对目前高校入学机会区域差距日益加大的现象,多位受访的学者表示,中央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推动高等教育资源布局的调整。“可以尝试在一些中西部人口大省,比如像河南这样的省份建设立若干所985高校"。”刘海峰建议。
  作为人口大省和高考大省,河南省目前仅有1所211大学郑州大学。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提交建议,希望主管部门“将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纳入中央财政供给高校,并将郑州大学纳入"985"高校、河南大学纳入"211工程"高校序列”。
  事实上,不仅是高校层面有此呼吁,河南省政府对此事也乐见其成,“省里面还是做了很多工作的,分管领导经常为这个事往北京跑,跟教育部领导当面沟通。”有熟悉河南省教育情况的相关人士透露。
  然而,地方上的高校“升格”努力却面临阻力,因为按照现在政策,985、211高校序列已经停止“扩容”。2011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列席全国政协会议时曾明确表示,“985”、“211”已经关上大门,不会再有新的学校加入行列。
  “因为这项工程是中央掏钱的,所以不可能有太多高校入围,中央财政的承受力也有限。再说入围学校太多,也不符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初衷。”刘海峰表示。
  而南方某省的一位地方高校副校长则对此颇有微词。
  在他看来,现在全国有90%多的本科生教育、60%的研究生教育都是由地方高校承担的,但是教育部基本上是不管这些地方高校的,无论是985还是211高校,都是教育部自己的部属高校,剩下的是每个省一所。中央财政的资源则是向985、211高校倾斜。
  “为什么不能扩容?反正都是拿着财政的钱,难道我们这里几千万的人就没有权利享受优质的高等教育?”这位副校长表示。
  据他透露,他所在的高校之所以想争取进入211、985行列,还有另一层考虑是:“我们就是想要一个平台,至于你出不出资,其实无所谓。”
  因为按照现有的高校分类管理原则,在教育部的很多评比中,985、211高校占据了明显优势,“专科院校只能打5分,本科院校的打10分,有博士点的本科院校12分,211高校的15分,985高校的20分”。
  在这位副校长看来,如果自己的学校可以跻身211、985,能够很快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我出去找老师也容易多了,一说你是211,人家也愿意来啊。”
  对于985扩容是否会加大中央财政压力?有专家表示,可以要求地方政府继续保持对这些院校的投入水平,使省财政对这些学校的投入不低于升格前,“中央财政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专项投入”。
  不过,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副主任王烽认为,扩容985高校并非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很多世界名校分布在美国,中国不也是有这么多人被录取了吗?”王烽表示,高水平大学招生名额分配不均,归根结底是招生体制问题,要从根本上打破重点大学向每个省投放定量指标的体制,而政府的根本任务则是支持、引导和强制重点大学招生向中西部地区和农村考生倾斜。
  相比之下,张成溪并不关心中国的高校招生是否存在体制问题。他也不清楚如果自己的故乡多一所985高校,对包括他在内的80多万河南考生意味着什么。只是面对即将公布的高考成绩,他说这几天自己“还是有点紧张”。
  “毕竟考大学要靠分数说话,没把我生在北京也不能怨我爹妈,我还可以用好好学习弥补。”18岁的张成溪,在电话那边用略显老成的声音对记者说。

作者:古一杨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相关主题
[转帖]大量内幕: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北京 海归茶馆 2013-4-04 周四, 01:20
[转帖] 外媒感叹:“北京寒流”席卷全球 中国越来越傲慢 海归主坛 2010-1-22 周五, 20:32
[转帖] 话说北京女人:有缺点但绝对的与众不同 海归风情 2006-4-06 周四, 16:05
[转帖]“残酷”现实:南方人比北方人更爱读书 观察者网 【苏州人状元多?】 海归茶馆 2015-12-13 周日, 06:43
[转帖] 俄女议员:将普京精子发给全体俄罗斯女性受孕 (也不用暖男了,直接... 海归主坛 2014-11-07 周五, 21:21
[转帖]一个北京妞儿写给所有的女人、太牛逼了 海归酒吧 2013-2-13 周三, 02:19
[转帖] 官媒真狠:北纬30度以南不属于战败国日本 海归主坛 2012-9-30 周日, 12:09
[转帖]首都北京还有治没治 上班族干脆住在车里算了 海归商务 2012-1-07 周六, 08:21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古一杨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