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案例分析:从融资到合并 耐人寻味 海融“卖身”另有故事  (转贴)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案例分析:从融资到合并 耐人寻味 海融“卖身”另有故事  (转贴)   
安普若
[博客]
[个人文集]




头衔: 海归元勋

头衔: 海归元勋
声望: 大师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4/02/21
文章: 26038
来自: 中国美国的飞机上
海归分: 4196257





文章标题: 案例分析:从融资到合并 耐人寻味 海融“卖身”另有故事  (转贴) (2132 reads)      时间: 2004-7-10 周六, 08:00   

作者:安普若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从融资到合并 耐人寻味 海融“卖身”另有故事

新华网 ( 2002-03-12 14:08:32 )

稿件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为国内财经类网站的巨擘,虽然和讯已经尽量低调,只简单地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发表了非常简短甚至可以说是语焉不详的新闻稿,但上周和讯收购海融的消息一经传出,还是引起了众多圈内人士的关注。

作为财经类网站的后起之秀,海融这两年来一直是和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在证券投资资讯、在线证券分析软件等领域已经占有一席之地。就在去年12月中旬,海融总经理张本伟还在接受某报记者采访时畅谈融资计划,声称“希望将证券投资资讯、互联网证券分析软件、网上证券交易这三大块业务做成行业老大。融资目的就是推进这三块业务的快速发展,并在新的资金平台上不断进行资本运作”云云。可就在短短三个月之后,海融却把自己卖给了和讯。

从融资到合并,这背后的故事想来耐人寻味。

悲剧收场

虽然在并购发布会上,和讯董事长章知方及海融总经理张本伟均表示此次并购将成为强强联合的范例,将对业界产生积极的借鉴作用。但海融前任CEO夏耘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的时候仍然不无悲哀地指出,对于海融,此次并购是个悲剧。

目前,和讯方面对于并购方式唯一的公开描述只有“发行新股”几个字。而在夏耘看来,并购“无论从发行新股的比例还是发行新股的方式来看”,都是他不能接受的。

据透露,此次和讯收购海融是以公司收购的形式进行的。在具体收购方式上,是由和讯在海外的公司Chinaweb发行新股,收购海融在开曼岛(Cayman)注册的海外公司158China.com的股权。作为交换,158Chia.com将其在北京的全资子公司海融世纪转让给和讯,同时作为158Chia.com的合同公司,北京海融资讯系统有限公司与158Chia.com的合同也一并转由和讯经营。这样,158Chia.com股东手中的资产就由一家全资子公司和一家合同公司全部变成了和讯的部分股权。

作为158Chia.com、同时也是海融股东之一,夏耘认为“和讯在对海融价格的评估上也采取了一个错误的标准”。虽然目前我们无从得知和讯对海融的具体估价,但有消息表明,这一估价是以两家公司的现金存量为标准来衡量的。对于缺乏现金的海融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最差的标准”。在夏耘看来,海融的实际价值要远远大于和讯的报价。

作为我国证券市场入行较早的IT企业,海融在1993年就涉足中国证券投资咨询市场,投资建立20多家资讯信息服务中心,向用户提供证券资讯服务。1995年,海融率先在国内推出盘后分析软件“海融快讯”,并在短时间内占领了市场的领跑位置。1999年12月,面向普通股民的海融“闪电版”实时选股追踪系统推出。这套依托图文卡接收行情的软件,更注重盘中的动态技术分析,开创了动态选股的先河,每套售价880元,创出了近10万套的销量。

2000年4月,海融开始涉足互联网。158海融证券网(www.158Chia.com)赶在纳斯达克暴跌之前正式发布。当年7月,158海融证券网就在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最有影响力十大网站”评选中名列证券类网站第5位。此后,海融高层确立了“网站、软件、资讯、交易四条腿走路”的公司架构,2000年底一度实现收支平衡。2001年海融软件收入即达1000万,如无意外将在今年上半年实现盈利。用海融总经理张本伟的话说,“曙光就在前面”,海融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的明显不足。

迫不得已

对于夏耘等个人股东来说,在见到光明之前出售海融,唯一的解释就是“迫不得已”、“无可奈何”,以及诸如此类的字眼。最大的错误则在于公司创始人过早地失去了对海融的控制权。

相信许多人还对2000年4月28日158海融证券网的诞生记忆犹新。为了表示要大干一场的决心,一贯低调的海融资讯在“超五星级”的北京国际俱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并请来了证券业鼎鼎大名的尉文渊作网站第一任CEO。此后“熊市?牛市?”的超大广告牌开始在北京铺天盖地,许多股民在一夜之间记住了“158海融”的名字并成为海融的忠实客户。

对于海融来说,这无疑是公司历史上最辉煌的一天,而海融的麻烦也就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在此之前,海融是一家相对简单的小公司,8名个人股东,几十个员工,名气不大但是效益不错。为了扩大规模,也受当时“.com”风潮影响,股东们决定成立网站并成功地从瑞士某投资银行拿到了450万美元的投资,分3批到位。

为了这450万美元,海融付出的代价是45%的股权。网站成立后,该投资银行成了大股东,海融开始亏损。也就是从那时起,由于对海融的前景持不同观点,大股东和几位个人股东之间的冲突就没停止过。

尉文渊上任伊始,恰逢国家开始逐渐放宽对证券类网站从事网上交易的规定。顺应此潮流,尉文渊作出了让券商参股共同进行网上交易的规划,并初步和几家券商达成了意向。但此事最终在大股东的反对下作罢,尉文渊在上任大半年之后,于2000年11月离开海融。海融个人股东,也是公司创始人之一的夏耘成为继任者。

夏耘上任后为了便于核算、保存实力,曾做出过将网站业务和软件资讯业务分拆的计划,遭到投资人反对,在公司具体经营方式上也和大股东产生了分歧。他一度曾拒不接受股东“指挥”,于是第三笔投资迟迟不能落实。夏耘在2001年5月底愤而去职,接任的是曾在方正、大唐等公司有过多年高管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张本伟。

张本伟上任之后,提出增强业务互动性,实现“资讯、软件、网站三位一体”的规划,并对公司进行重新整理,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网站持续亏损,公司资金出现了困难,海融有了再次融资的计划。但是这次融资完全是由大股东为主导的,其目的在于寻找退路,避免风险。

在寻找投资期间,海融曾经接触过包括券商、地产商、上市公司在内的数家投资机构,合作方式也包括注资,换股等多种方式。但也许是对海融未来失去信心,大股东最终决定将公司出售给同样有外资背景的和讯。从去年12月初双方股东开始接触,到今年2月10日达成协议,短短两个月海融易主,投资者手里的海融股权变成了和讯股权,而海融的几位个人股东则间接变成了和讯的小股东,连进入董事会的资格都没有。对于他们来说,合并后的新公司已经和他们没有什么直接明显的利益关系了,而这正是他们最不愿见到的。

决非偶然

其实在海融的历史上,个人股东和投资人之间的激烈冲突可以追溯到公司成立初期。1993年公司成立就是因为某投资人投了一笔资金当大股东,以马晓威为首的几个创始人以技术、管理入股,共同建立了现在的海融。开始的两年间由于公司尚处于起步阶段,大股东和负责经营的小股东之间还相安无事。

1995年,“海融快讯”面世,到1997年“海融快讯”已经升级了9版。公司在股市里捞到了第一桶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投资人和经营者之间的分歧也开始了。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和经营者,几位小股东希望海融能够加大投入扩大规模,而大股东考虑的更多的则是如何分享利润,避免风险。两者冲突的直接后果是公司发展速度放缓,进入了长达两年的低潮期。

1999年,几位对市场前景充满信心的创始人从投资方手中回购股份,拿到了公司的控制权,推出了新产品海融“闪电版”。公司再次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但是几位创始人也“背了一屁股债”。随后的故事大家已经知道,终于成了大股东的创始人决定融资建网站,海外投资一进来,大股东再次成为小股东。

谈到这里夏耘唏嘘不已:“我们为了拿到控制权放弃了自己的利益,然后拿着控制权去融资,为了融资又把控制权转手让给别人,最后什么都不剩了。”

“作为公司创始人,我们总是希望海融取得更大的发展。虽然现在面临困难,但海融有自己的模式,有实实在在的收入,不可能活不下去。可作为投资人的大股东和我们想法不一样,他们总想给自己找一个退路。这个退路不是以公司生存为目的的,而是想把风险转嫁出去。”

“对于把海融出售给和讯,海融的创始人和国内股东基本上都持反对态度。但我们已经没有了控制权。让大股东绝对控股,这是个失误。1999年的时候公司规模小,我们还能想办法挽回,这次却没办法了。”

“资本就是这样,你成功了他们就来抢夺胜利果实,你困难他们就想甩包袱。许多其它类型的公司也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对于海融来说,我们躲过了第一次,没躲过第二次。”

最大赢家

不管和讯愿不愿意承认,在这次收购活动中它都是最大的赢家。

如果按照夏耘的说法,和讯对海融的估价是基于双方的现金存量进行的,那在价格上和讯已经占了很大的便宜。据知情人士透露,和讯因为背靠软银、《南华早报》等海外大股东,手里握着大把的现金,而目前海融的资金要则远低于海融的收入。

即使双方估价另有标准,和讯对海融的收购也是一件稳赚不赔的买卖。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海融在网站、资讯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已经开始对和讯“第一财经网站”的地位造成威胁,和讯如果想要彻底打倒海融、收复失地,市场投入很可能就比收购海融大得多。更何况海融的加入给和讯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虽然号称“国内第一财经网站”,和讯成立数年来和仍然其他大部分网站一样处于亏损阶段,每月亏损额超过千万。并且由于经营目标和方式相对传统,和讯的盈利前景相比之下不如海融清晰。我们可以看到并购大会发言稿中宣布,合并后的“新公司将以财经资讯、网上交易、在线软件作为自己的主要发展方向”。熟悉两家网站的人不难发现,这一方向其实是海融在张本伟上任后提出的“资讯+软件+交易”的翻版。至于海融目前经营情况最好的软件业务,也正是和讯的弱项。从这个角度上看,并购不仅为和讯消灭了潜在的敌人,扩大了规模,更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更为清晰的盈利前景。正如和讯公开承认的:“购并后的公司网上流量将明显增加,网上交易业务将得到拓展,在线软件产品的市场开发与销售也将大幅增长,广告收入亦更为可观。因此,购并可以有效地改变公司的财务状况,降低运营成本,扩大营收规模,使公司财务进入良性循环。”

对于整个财经类网络市场,和讯收购海融带来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在目前的网络低潮中,许多财经类网站已经深感日子不好过,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赢时通。虽然曾经一度在CNN IC调查中名列财经类网站的第一名,并于2000年9月被联想收购,但由于长期见不到盈利可能,联想已经决定将赢时通出售。据业内人士透露,联想已经为赢时通找过四家买主,但至今尚未脱手。而和讯海融的新“网上财经资讯航母”一经成立,必然会抢占一部分网站原本已经少的可怜的市场份额。

实际上,其他财经类网站已经感到了和讯海融合并带来的压力。在并购消息传出后,金融街网站CEO宁君就曾经给张本伟打电话,表示“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发生了。”张本伟甚至表示,合并完成之后,“其他(财经证券类)网站要不就赶紧卖掉,要不就等着关门吧。”

然而在这次收购活动中,仍有许多疑点有待我们去解开。作为收购活动的主导方和最大的赢家,和讯对于此事的低调态度引起了许多业内人士的不解。

为何双方早在2月10日便以签署了有关文件,但直到一个月后的3月4日才正式公布消息?为何不透露收购后的股权比例?为何不公布新公司的管理架构?合并后两家公司如何整合?对于这些问题,和讯的回答都是无可奉告,仅表示“购并后,两家公司仍照常营运,在经股东大会对购并协议确认通过后,将在业务上进行重组,并将对重组后的新公司业务进行全面整合。”而至于股东大会何时召开,和讯的回答还是“尚未确定”。



背景资料

关于和讯和讯公司成立于1995年,并于1997年在国内最早进入与互联网相关的证券和财经资讯服务业务,1998年和讯首批通过中国证监会认证获证券投资咨询资格,是国内最具影响的提供财经资讯服务和基于互联网的金融服务综合平台的专业机构。和讯公司创办并运营的和讯网是中国著名的财经证券网站。和讯网拥有《财经报道》、《和讯投资》、《和讯论坛》、《个股资讯》、《和讯搜索》等诸多王牌栏目,并开通有网上证券交易、我的和讯、和讯商城、网上租赁等多种专项服务,日访问量超过200万,注册会员近50万。此外,和讯网作为和讯网上交易综合服务平台(即TOP系统)与和讯网上认证计费服务平台(即EPS系统)的入口网站,共享上述系统开户用户约70万。2000年以来,和讯网连获“中国优秀网站评比金融与证券类专业网站第一名”、“全国十佳最具潜力站点

作者:安普若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相关主题
案例分析:把小店做成大连锁,上海创业的9个私房秘诀(转贴) 海归论坛 2004-1-05 周一, 03:39
“以貌取人”技术讲座:案例分析:返美签证险被拒,只因我穿了件不对路的衣服(转帖) 海归茶馆 2009-12-26 周六, 06:26
案例分析:吴征在香港翻云覆雨——追踪“吴征的第一桶金”之九(转帖) 海归主坛 2008-11-01 周六, 13:13
案例分析:兴建迪士尼DISNEY主题公园新闻简报会的答问全文(转贴)——这... 海归论坛 2004-9-14 周二, 09:48
案例分析:仰融败诉 (转贴) 海归论坛 2005-5-09 周一, 19:26
案例分析:【Web 2.0的讨论】谁是海归网的竞争手?谁和海归网的风格和技... 海归论坛 2006-6-02 周五, 14:48
安氏案例分析:【照片】大风起兮我护航——Google投资风电场项目浅析 海归商务 2011-4-21 周四, 00:51
案例分析:从德隆到统一 朱新礼暗战资本纪实(转帖) 海归商务 2010-12-30 周四, 02:35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安普若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QQ号码什么是QQ号码? MSN
  • 案例分析:从融资到合并 耐人寻味 海融“卖身”另有故事  (转贴) -- 安普若 - (5595 Byte) 2004-7-10 周六, 08:00 (2132 reads)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