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为何一定要将国有股全流通?从Corporate Governance谈起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为何一定要将国有股全流通?从Corporate Governance谈起   
归去来兮




头衔: 海归少校

头衔: 海归少校
声望: 学员

加入时间: 2004/03/27
文章: 121

海归分: 18549





文章标题: 为何一定要将国有股全流通?从Corporate Governance谈起 (740 reads)      时间: 2004-9-07 周二, 09:14   

作者:归去来兮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我一直是在金融业里混的,喜欢这个行业的感觉是因为银行家认为自己是市场里的上帝:央行通过决定利率来告诉大家怎样花钱以及何时花钱,投行和商业银行通过Channel fund来宣布谁是Loser,谁是Winner。美国学校里的一个教授第一节课就告诉大家:”your job is to transfer money from dumber to smarter”。所以,对银行家来讲,真正的风险只有两类:Adverse selection 和Moral Hazard。其它任何风险都是技术层面的,可以通过系统设计和产品创新来解决。 现代银行业和金融市场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Corporate Governance。在具体实现上,美国是以证券市场为主,日本是以商业银行为主,谈到欧洲的模式,一定要把英国和其他大陆国家分开,英国和美国是一脉相承,其他大陆国家虽然也有比较发达的证券市场,但大企业的治理模式也是以大型商业银行为主导的,圈子里称之为”莱茵企业模式”。

中国将来的公司治理模式采取那种?从比较经济学的角度, 英美模式要更加合适。产权市场管理的优点是公平,透明,理性和注重短期效益,主要依靠利益各方的对抗来实现监督。但缺点是交易本高,不重视企业长远发展。一个国家的市场越大,经济活动越复杂,产权市场的效益越大,相对成本越低。不管是安然,worldcom, 还是微软,花旗,谁敢破坏市场规则,美国的证监会一定会杀无赦。成本?Who cares?没有他们,自然会有其他竞争者脱颖而出。 相反,对欧洲日本这类国家来讲,国内市场狭小,每个行业的大企业屈指可数,很难支付自我淘汰的成本,因此,一旦龙头企业的地位确立,大银行就会对其倾力支持,国际竞争力是形成了,但如果企业搞得不好,大家就都成了它的人质。

中国的市场条件和美国类似,甚至有更大的潜力。如果再考虑到领导层的战略决策能力和职业操守,让一个冷冰冰的产权市场来执行企业管制的功能显然更加合理。

问题就变成了,市场怎样治理?从国内股市的表现来看,说上市公司治理证券市场倒更加贴切一点。问题的核心大家好像都一致同意:国家股导致一股独大。于是种种全流通方案应运而生。直到最近出现了郎先生独战主流经济圈。但是大家好像没有问过:为什莫国有股会干涉市场的治理能力?为什莫国有股一定要流通?国有股为什莫一定要把自己的表决权送给一个市场主体?既然国有股都准备“退出“,为什莫不能选择另外一条路:只参与分红,不参与管理?

市场经济第一原则是契约自由。从股市诞生之日,就有各种各样的股权,不知国内“同股同权“的要求是谁第一个提出来的。美国有很多公司创办人为了捞钱,把股权大部分都买了,但为了保持对企业的控制,又规定自己手里的股票有决策权。福特公司就是一例。所以,中国国有股改造的思路就有点问题,既然谁都认为国有股一股独大是上市公司实力的病根,为什莫国家宁可把股票让管理层MBO去了,也不愿意宣布:我放弃国有股的表决权。实际上,当代股票市场99% 的投资者买股票的时候从来没想过要行使表决权的,也根本不可能。

而且从法理上讲,如我们把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当成职业经理人,根本没有任何道理把国有股的表决权交给他们。

顺着这个思路,问题就变成了,如果国有股放弃表决权,谁会成为公司的资方代表?企业家有没有动力去经营好公司?国有股的价值如何实现?

第一个问题很简单,如果把法人股也流通了,去查一查上市公司股东名单就知道谁最后会成为资方代表了。在将来,大家闭着眼也可以猜到:基金。和其他任何市场主体相比,包括国资局的官员,基金经理能不能胜任公司治理的责任,有没有Adverse selection 和Moral Hazard的风险哪?回答这个问题只能用毛主席阶级分析的办法。第一,和其他任何市场主体相比,基金经理和特定上市公司的利益关联最小。第二,基金经理唯一能通过screw up 公司利益来为自己谋利的方式是内幕交易/建老鼠仓。能不能防止这种行为我不敢说,但从政治学的角度,用严格的法律来监管基金经理是最容易的。即使在国内的法律环境里,还真没听说过一个Professional能给自己织一张保护网的,不管他一年能挣100万还是1000万。

没办法把公司变成自己的以后,企业家会有动力经营好企业吗?为什莫不?绝大多数国家的主板证券市场都是针对已经过了创业期的大企业,管理层主要是职业经理人员。每年几百万的薪水不能让一个经理人兢兢业业才是怪事。经营企业和创业是完全不同的事情,企业的高管自己心里清楚得很,他们的业绩多少是依靠企业搭建的舞台才能取得的。现在的MBO才是一厢情愿。想想看,长虹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是1%,买美国国债的收益也能到5%。如果我拿到公司的资产,第一件事恐怕是赶快卖了,都换成美金投资房地产算了。从中国企业盲目的多元化也可以看出来,有几个企业家对自己在本领域的竞争力有信心?把别人的钱给他们都不敢去投资本行业,和国外的一流企业对抗。钱变成他们自己的以后,你说他们会干什莫?

其他人的利益都考虑完了,现在该考虑国有股自己了。放弃表决权,第一个担心是被别人涮了。这里面最大的风险就是被人把企业贱卖了,这一点好说,大不了我保留这一项权利,别的我一概不管,被人收购的事我还是要发表意见的。经营上的道德风险也有许多。但关键问题是What if Scenario Analysis.即如果我把自己的权利交给别人,是不是这些风险还在,甚至更大?从过去20年的经验看。没有一个市场主体能经得起考验。反正操心也是白操,干脆当甩手掌柜的算了。因此,问题的核心变成:国有股如何在需要的时候变现?解决这个问题,原则是1。不能冲击证券市场,2。不能沦为任何个人谋取利益的手段。我觉得,一部国有资产管理法是必须的。国有股是国家财产,没有法律依据,现在部委,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管理人员都可以随意处置,太荒谬了。国有资产管理法应该明确规定国有股可以用来干什莫,不能干什莫。比如,国有股可以用来奖励管理者,卖给基金类的机构投资者或每国有企业回购。不能以任何形式卖给个人投资者等等。





作者:归去来兮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相关主题
请问“一半时间在北京”,年后可入国内股市了吗? 海归主坛 2008-2-13 周三, 00:27
在美国开军车和中国有什么不同?规定太严格了!(图) 海归茶馆 2015-11-24 周二, 09:51
外籍华裔留学人员南京徐庄创业受难诗文:中国断案哪奇葩? (顺口押韵七字四言... 海归商务 2015-11-19 周四, 08:53
凤姐启示录:中国人在国外能做什么? 海归酒吧 2015-5-21 周四, 21:19
[新闻]中国对股市发出空前最强烈警告 海归商务 2015-4-18 周六, 15:03
[转帖]史无前例 中国“印股票时代”喷薄而出 海归商务 2015-3-26 周四, 01:57
中国男人可以不配中国女人啊,俄罗斯妞就比中国女人强是吧?同意的举手! 海归主坛 2014-8-09 周六, 21:52
美国河的漂流有哪些级别? 生活风情 2014-7-10 周四, 08:10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归去来兮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