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人物:永远的首席记者,永远的新闻主角──专访老报人陆铿(转贴)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茶馆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人物:永远的首席记者,永远的新闻主角──专访老报人陆铿(转贴)   
安普若
[博客]
[个人文集]




头衔: 海归元勋

头衔: 海归元勋
声望: 大师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4/02/21
文章: 26038
来自: 中国美国的飞机上
海归分: 4196257





文章标题: 人物:永远的首席记者,永远的新闻主角──专访老报人陆铿(转贴) (2316 reads)      时间: 2005-7-20 周三, 16:31   

作者:安普若海归茶馆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永远的首席记者,永远的新闻主角──专访老报人陆铿

记者高伐林

陆铿递过来的名片上,在名字后面,仍然印着“大声”两个字──陆
铿,号“大声”,他以“大声”自豪,也以“大声”自许,尽管他已经八
十有六,与他过去相比,“声”已经不那么“大”,但闯汤了新闻和政治
江湖六十多个春秋的陆铿,谈兴不减,豪气仍旧,脾气依然。

在前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许家屯位于南加州的幽静府邸,笔者见到了
来此作客的陆铿和他的伴侣崔蓉芝。他们俩原计划当天离开南加州回旧金
山的,陆铿听说忘年之交何频这天晚上要从美国东部过来,便多留一天,
要与何频见个面再动身,还要将他去年出版的《大记者三章》一书,交给
何频一本。

就从《大记者三章》聊起。陆铿回忆起去年初秋自己八五大寿时开新
书发表会,虽然下着大雨,但是贺客如云。“柏扬的太太先来了,他自己
后来也来了。但我一开腔,就骂他不该与陈水扁搞在一起。柏扬气得说:
我是来给你拜寿的,反而挨了你一顿骂!?哈哈哈!──第二天好多报纸
登出来:陆铿与柏扬大吵!”讲到这里,陆铿得意得像个孩子。


●祖师级记者

陆铿堪称中国新闻记者这一行当中的祖父级元老。出生于云南保山的
他,受萧乾引导,走上了新闻道路,从此不可救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了。


陆铿出名,是在1940年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助理编辑兼播音员的
一次现场采访。与罗斯福角逐美国总统的共和党候选人威尔基访华,宋氏
三姐妹在重庆范庄大花园隆重招待。21岁的陆铿去采访,初生牛犊不怕
虎,拿着麦克风往上走,警卫喝令他拿走,陆铿急中生智,向宋美龄高喊
求助:“夫人!我是广播记者!”宋美龄手一摆对警卫说:“让他!”陆
乘机走过去举起麦克风:各位听众,这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现场直播……
这是中国广播史上第一次现场广播报导。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陆铿作为中国派往盟军总部的战地记者,随着
艾森豪威尔将军麾下的盟军,一路杀向满目疮痍的德国──浩浩汤汤进柏
林的80辆吉普车、240个战地记者中,只有他和另外一位中国记者。

或许正如崔蓉芝所说,陆铿的记忆力不如以前了,对近前的事也一会
儿记得一会儿记不清;但他对于久远往事却都历历在目。他对笔者回忆
起,希特勒的总理府办公室一片狼藉,他却从地上捡起一尊任人踢过去踩
过来的“元首”雕像,放回了桌上。“希特勒是十恶不赦的元凶巨恶,该
怎么惩罚就怎么惩罚,但是也不应该侮辱他。”

在办公室里,他还捡到了尚未来得及颁发下去的纳粹铁十字勋章,后
来在纽伦堡审判前夕,他就用一枚勋章收买了看管战犯的中尉,放他秘密
去看了被绝对禁止与外人接触的战犯戈林。

他在那一次欧洲之行中,会晤了袁世凯北洋政府的外交总长、“二十
一条”签字者,当了洋和尚的陆徵祥,又受到教皇庇护十二世的“特别接
见”。后来,作为国民党《中央日报》的代总编辑,他参观了麦克阿瑟治
理下的日本……国共交锋,年近而立的陆铿如鱼得水,穿梭于两方之间,
采访生涯多彩多姿,曾与主持调停的美国马歇尔八上八下庐山。

在《大记者三章》中,他重新津津乐道当年的一件出格之事:

当时国、共与美国“三人小组”中,共产党代表周恩来和美国特使马
歇尔都很善于应对媒体,惟独国民党代表、一级上将徐永昌,极其谨慎,
避不见记者的面,连他这个“本党党报”的采访主任也不见。陆铿火了,
去了一次、两次,到第三次还是见不着徐,他对参谋说,下次再来,还遭
拒绝,我就在《中央日报》上发消息“徐永昌失踪”!参谋哼一声,意思
是“谅你小子也不敢”!

结果他还真敢。“徐永昌失踪”消息发出来,蒋介石下令让侍从室主
任陈布雷查问,陆铿接电话讲了原委,陈布雷哭笑不得,连说“胡闹,胡
闹,真是胡闹!”不过陈汇报给蒋时,讲了陆铿这番原由,蒋介石便要徐
永昌改善与新闻媒体的关系。徐永昌后来竟与陆铿不打不相识,私谊竟发
展到“分享美色”的程度……

陆铿的新闻生涯被迫中断了二十多年,重返采访第一线时已经是年近
花甲。崔蓉芝对记者提起此事,赞叹不已:“虽然他二十多年被共产
党关在监狱里,尤其是两次单独监禁,不准看书报、不能写字,不能讲话
──连自言自语和唱歌都不行!可是他被释放一来到香港后,很快就能够
跟上时代,融入社会!”

他一重返,就不肯退下采访第一线。李登辉回母校康乃尔大学,年过
古稀的陆铿竟也出现在扛着摄像机、攥着采访本抢新闻的记者中,争着提
问,让李登辉吃了一惊。

有人赞誉陆铿说:“哪里有新闻,哪里有陆铿。”而笔者认为,更恰
当的说法是:“哪里有陆铿,哪里有新闻。”他的一生经历实在只能用
“传奇”两字来形容。传奇之事,有一件落到头上,就足慰平生;而他则
遇上了十件、二十件。他自己说过,“新闻第一,女人第二”,女人的事
暂且按下不提,为了新闻,他不知多少次濒临绝境,凭着大胆莽撞,也靠
着运气,总是在命悬一线时死里逃生。


●吉人有天佑

有家杂志形容陆铿:他这一生只做过两件事,当记者,当囚犯。国民
党的牢坐过,共产党的牢也坐过,而且一坐二十年;两次险些丢了命,无
数次批逆鳞、犯龙颜、闯大祸。

陆铿回忆说:1947年7月29日,他在自己供职的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
报》刊出一条消息《孚中暨扬子等公司破坏进出口条例,财经两部奉令查
明》,揭露孔祥熙、宋子文的这两家公司利用政治特权,八个月内向中央
银行结汇3亿3,446万9,792美元,占国家同期售出外汇的88%。消息虽是
属实,刊登却是擅自。当时国共正进入决战时刻,共产党正千方百计抓国
民党腐败、应该被打倒的把柄呢,国民党党报却不打自招!此文一出而天
下惊,陆铿本人已经做好锒铛入狱的思想准备,但拒不说出谁提供的新
闻,声称“记者不能泄露消息来源”。蒋介石一听大怒,说:“我不管记
者不记者,我是总裁,他是党员,总裁命令党员讲出来!”陆回话:“我
申请退党,不作党员好了!”

他在回忆录中记录了蒋介石亲自出面把他找去追查消息来源的经过:

……没想到蒋老先生第一句话竟是:“什么人告诉你的?”这个问题
我已经被问无数次了,完全懂得他意味着什么。既已豁出去,我就大着胆
子说:“报告校长,是不是准我多讲两句?”蒋表现得很不耐烦,皱着眉
头说:“不用多讲,讲出什么人告诉你的就行了。”这时,我不知哪里来
的勇气,不管他愿不愿意听,一口气讲了四十分钟,而且越讲越激动。话
题从参加前线慰问团讲起,指出河南前线的士兵连水壶都没有,我说:
“校长,他们是要流血的呀!结果,想吃口水都不可能。这个仗怎么
打?”接着,我介绍了社会舆论对当前时局的看法……结论是党和国家均
面临着危机。这时,我注意到,随着我的慷慨陈词,蒋老先生原来皱着的
眉头,渐渐舒展了。不耐烦的表情也渐渐消失了。继后他的头竟有时候随
着我的话语,自然地微微点了两下,于是我斩钉截铁地做了结语:“我为
什么要用党的中央机关报来揭发党的要员的丑事呢?我想,只有这样做,
才能表明:国民党不同流合污,蒋总统是大公无私的。”……“校长一再
教导我们做人要讲诚信,要堂堂正正,做记者如讲出消息来源即不诚信,
所以不敢将消息来源报告校长。”

这时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李惟果站起来替陆铿承担责任,请求只
处分自己。蒋介石“也站了起来,严肃地以宁波官话宣告说:‘我什么人
也不处分!我什么人也不处分!’”天大的风暴终于过去。

1949年4月,解放军即将“百万雄师过大江”。这时已经脱离《中央日
报》、在广州办起《天地新闻》日报的陆铿,哪肯放过这个大事件?在自
己报纸的头版头条,放了张长江示意图,标出安徽荻港等三处解放军可能
渡江的地点。他还真说准了一处,当局认为陆铿连共军从哪里渡江都知
道,岂不是如假包换的“共谍”?下令封报、抓人。陆铿还以为这是出风
头的机会,写了篇告别社论《自由精神不死》,进了狱中才感不妙:广东
警备司令叶肇外号“剃刀”,说杀就杀的。幸亏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爱才,
探监保人;阎锡山与陆铿也有交情,蒋介石当时又正要倚仗阎锡山来跟李
宗仁斗,“阎长官”的面子还比较大,终于将陆铿“取保候审”。陆铿连
夜乘和平轮逃往香港。

●老鼠进风箱

不过,“天网恢恢”,在国民党那儿死里逃生,在共产党这儿却运交
华盖。

1949年云南落入解放军之手,陆铿却不知死活,搭国民党省主席卢汉
小舅子运鸦片的飞机去昆明接家眷。一下飞机,便让荷枪实弹的解放军团
团围住,以“代表阎锡山来接管云南”之罪关了四年。后来冰心等人给他
担保,总算获释,邵力子也极力保荐,陆铿被安排在云南省政协当了一回
“民主人士”。没过两年安稳日子,赶上了“大鸣大放”“引蛇出洞”,
陆铿到底还是本性难移,被领导再三戴高帽子戴昏了头,提出三点意见:
建议改变对美国的态度,化敌为友;建议各大学改学英文,学俄文是不可
能现代化的;建议准许老记者办民间报纸,唱唱对台戏也不妨。

他在“反右”中会有什么下场,不言而喻。老帐新帐一起算,关起来
审查一段日子,被正式判刑十年。崔蓉芝说:“他‘文革’中刑满了,上
边又来文件:‘此人反革命能量极大,不适合在社会上生活,应当继续控
制在监狱里改造。’又多关了八年!”不过,陆铿倒是与那位失马塞翁的
心相通,说幸亏当时关在被戏称为“防空洞”、“保险箱”的牢里,要在
外面,多半早被红卫兵活活打死了!

第二次关了十八年,1978年他从监狱中放出来,当局要“落实政
策”,问他当国民党《中央日报》副总编辑算什么级别?陆说“没级”。
当局便比照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给他定了副部级待
遇。看在他过去批判过国民党的份上,同意他去香港办媒体,当个统战样
板。公安部副部长(后任国安部长)凌云等人设宴送行,席间问他的感
想,陆说:“在这个世界上,最难受的是当共产党的犯人,最好过的是作
共产党的客人。”主人啼笑皆非。

看来陆铿可以苦尽甘来了,没想到仍然是老鼠进风箱,两头受气,先
是1982年接受访问和发表文章说“蒋总统经国先生的身体不好”,“建议
不要连任总统”,结果上了台湾当局的黑名单,不得“登台”,过了八
年,1990年才终于解禁;又因批评中共“六四”屠杀,被北京当局列入黑
名单,不得“登陆”。他在德国汉堡演讲时说:我用八年抗战精神,抗下
了国民党的黑名单;再用八年,相信能抗下共产党的黑名单!但是,“六
四”迄今都快两个八年了,他还是登不了陆。不过,陆铿却一点沧桑感没
有,成天乐呵呵没事儿人一样,自我调侃:“千古奇观:一个人上一边黑
名单已经不容易了,我还上了两边的黑名单!”

卜少夫给陆铿祝寿题过一联:“爱恨心胸一沧海,去留肝胆两昆
仑”。多么贴切!

陆铿曾经将自己这种被称为“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性格归结于遗
传。他出身于一个世家大族,却很早就感受到了家道衰落,念中学的时
候,便遭逢八年离乱,身无分文去逃难,遭遇湘西悍匪抢劫。但是在《陆
铿回忆与忏悔录》中,他记述了这样一个情节:“一九四四年冬出国前,
意外地接到父亲从河南叶县寄到重庆的信,没有上款也没有下款:‘现在
河南叶县正下着大雪。叶县郊外一个茅草房里,有一堆稻草,稻草上睡了
一个老太爷,他已陷入绝粮状态。你猜他是谁?他就是你爹,赶快寄钱
来!’”──什么境况了,还有心思开这种玩笑!确实是有其父必有其
子。

北京学者陈小雅将陆铿与大陆报人的命运相比较,得出“人格与环境
相联系”的结论。她说,陆铿在国民党内惹的祸并不小于胡绩伟在共产党
内惹的祸,但他的结果,并没有胡绩伟悲惨。大陆社会尚不具备那种适合
“记者人格”成立的社会条件,纵观大陆报人的命运──邓拓,刘宾雁,
无不如此。而陆铿所在的社会,允许“记者人格”的萌发与成长。记者不
端国民党的饭碗,还可以端“自由报人”的饭碗。



【陆铿简历】

陆铿,号大声,云南保山人,生于1919年。1940年毕业于重庆政治学
校新闻专修班,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作助理编辑兼播音员,是中国最
早的广播记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中国驻欧洲战地记者,抗战胜利
后升任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副总编辑兼采访主任,并兼任国立政治
大学新闻系教授。1944年与人在重庆创办《新闻天地》,1949年与人在广
州创办《天地新闻》日报,任发行人。陆铿一生以新闻自由为志业,与国
民党政权和共产党政权皆发生冲突:《天地新闻》被封,首次下狱,为于
右任、阎锡山所搭救;1949年12月,决定在日本出报,经香港返回昆明接
家眷时身陷共产党大牢;1954年被冰心等人担保出狱;但随后又因言论而
被判刑10年,一直关押到“文革”结束,七十年代末才被释放。后赴香
港,在中文大学和树仁学院新闻系任教,1981年与胡菊人合办《百姓》半
月刊,直到1994年,同时每周为《信报》撰写专栏。

着有《麦帅治下的日韩》、《胡耀邦访问记》、《风云变幻的邓小平
时代》、《人间佛教的星云》、《陆铿看两岸》、《别闹了,登辉先
生》,《陆铿回忆与忏悔录》等。


记者附记:本文是今年四月脱稿,因《多维月刊》稿挤而延迟到第四
期(七月号)刊出。近日得知,陆铿先生不久前在台湾摔了一跤,导致休
克失忆,病情严重。后由崔蓉芝女士陪同护送回到旧金山。记者深感震
惊,在此公告所有关心陆铿的读者朋友。


作者:安普若海归茶馆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相关主题
人物:中行副行长朱民将调任央行副行长 派赴IMF任副总裁(转帖) 海归主坛 2009-10-14 周三, 20:46
人物:如何发家?26岁北京神秘女孩51亿跻身05十大富豪 (转贴) 海归论坛 2005-4-30 周六, 20:26
人物:王永庆三房掌握大内 二房笑傲江湖 (转帖) 海归茶馆 2008-10-17 周五, 15:18
人物:郭远峰,河南人,现居LA 海归主坛 2008-7-19 周六, 04:39
行业动态:舍近求远——一些美国公司利用收益证券(Income Securi... 海归主坛 2008-2-12 周二, 23:16
人物:风中的莲花- 记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错生平 (转帖) 海归茶馆 2007-10-16 周二, 16:21
人物:【人物照片】张蝶的“音乐之声”——记荷兰埃因霍温艺术学院琵琶教授 张... 海归茶馆 2007-10-01 周一, 15:43
人物:“新世界”,在内地生根开花——记郑家纯总经理和他引领的新世界集团(转贴) 海归论坛 2005-7-20 周三, 20:12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安普若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QQ号码什么是QQ号码? MSN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茶馆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