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没事找事系列:一只没有祖国的军队----记国民党退缅第93师(转贴)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茶馆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没事找事系列:一只没有祖国的军队----记国民党退缅第93师(转贴)   
所跟贴 没事找事系列:一只没有祖国的军队----记国民党退缅第93师(转贴) -- 安普若 - (2086 Byte) 2008-7-26 周六, 02:55 (1698 reads)
ceo/cfo
[博客]
[个人文集]




头衔: 海归中将

头衔: 海归中将
声望: 院士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4/11/05
文章: 12941

海归分: 491633





文章标题: ZT 李弥的历史。 (627 reads)      时间: 2008-7-26 周六, 05:32   

作者:ceo/cfo海归茶馆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胡士方: 我所知道的李弥 (外二种) [修订本]

近年於美國加州洛杉磯旅次,偶見報上有一篇「李彌兵團覆沒記」的文章,發現其中有些不盡不實之處,亦隨之憶起雲南事變的往事。蓋其時李之軍力及士氣,並余程萬部四萬餘眾,實足以左右滇中之局勢。惜乎遲疑瞻顧,坐失良機,遂致瀕臨於挫敗之盧漢,竟得以從容叛國,無復顧慮。而我十餘萬精良之師,亦無異於坐待殲滅,實至可痛心之戰役也。按李彌初時轉戰山東,多著勳績,知者頗眾,而應付盧漢叛變一幕,世人鮮知其實情。筆者適歷其間,迄今思之,猶在目前,故不計筆拙,特加記述,以備史家之參考。凡屬道聽塗說,非親見親聞者,則一概不錄。至李彌之略歷及山東戰績,並於文中擇要敘述焉。

李彌字炳仁,號文卿,祖籍雲南騰衝,一九○二年生於雲南自治區盈江,弟兄八人,李排行第六,小學畢業後,曾到騰衝清末舉人王承謨家館就讀。

一九二四年,李彌來到廣州投奔滇軍第七師當兵。第七師師長李根澐是當時任廣東韶關督辦李根源的弟弟,彼此都是雲南人,遂對李彌另眼看待。李亦相當英武機智,同時還有點讀書底子,不久即被保送黃埔軍校,編入第四期步科第一團第五連為入伍生。

一九二六年在黃埔軍校結業。即派往江西朱培德部,擔任軍官教導團(團長朱德)的排長。八月一日,朱德在南昌發動叛變當共產黨,李彌則堅不跟隨,逕自去南京,任南京總司令部警衛團之連長。未幾又被派往四川,就任賴心輝部之營特派員、營長,及副團長等職,後來該部參謀長張英,將賴趕走,改為第五十一師,由張英任師長。李彌亦隨張英進駐鄂西、江西,歸陳誠指揮。

一九三二年張英的第五十一師駐防江西永豐,陳誠以屬於川軍的張英部非中央嫡系,軍紀又差,乃將永豐包圍,用武力將張英部繳械,但李彌堅不就範,並率部下突圍,將部隊拉到南昌,直見剿匪司令何應欽。蔣介石總司令時在廬山,得到陳誠報告,便召見李彌,大加申斥,責問為何不受命繳械。李彌則坦然回答:「以前校長在軍校時,只教我們奮勇打仗,從未教導我們繳槍,所以,我決意把部隊保持原封交給校長」。蔣總司令一聽亦言之成理,反而覺得他忠貞勇敢,從此有了很好的印象。接著即將李彌撥歸熊式輝部,並升為第三十六軍一六七師五七三團團長。

第三十六軍是熊式輝的江西部隊,軍長係江西泰和人周渾元,周病死,則由萍鄉人姚純繼任。該軍第一六七師師長蕭致平被炸死,後任師長為趙錫元,趙為雲南保山人,與李彌是同鄉。李彌任五七三團團長時,在江西黎川一帶剿匪最力,一時以驍勇善戰著稱。遂步步由團長、瑞昌縣長、寧都保安副司令,升為第三十六軍九十六師二六八旅副旅長,以至旅長。尤其是李彌之英勇,最得姚純賞識,遂在姚力保之下,又升為該軍第五師副師長。

一九四○年,李彌調升為第八軍榮譽第一師師長。次年四月,以增援宜昌,在天皇山一帶,與日軍展開激戰,並將日軍宜昌機場油庫攻陷,摧毀敵機二十多架,戰果輝煌,得到各方之稱譽,使第八軍軍長鄭洞國亦大增光彩。

一九四二年,經鄭洞國之保舉,李彌遂升為第八軍副軍長,並兼任湖南芷(江)綏(寧)師管區司令。亦開始與第八軍產生了不可分開之關係,隨著第八軍之發展,更奠定了李彌的一生事業。

按第八軍的前身是新十一軍。在湘、鄂地區擔任江防之際,軍長即為鄭洞國。鄭係湖南石門人,黃埔軍校一期畢業。其時參謀長為湖南平江人舒適存,陸軍大學畢業,是一位優秀軍事人材。該軍下轄榮譽第一師,第八十二師,及第一○三師。榮譽師師長係汪波,湖南新化人,黃埔軍校三期畢業,第八十二師師長是吳劍平,出身不詳。第一○三師師長係熊綬春,江西南昌人,亦黃埔軍校三期畢業。

第八軍斯時與五十三軍同雽凫兜诙瘓F軍霍揆彰部,列入第六戰區戰鬥序列,時陳誠任戰區長官,司令部設於湖北恩施。

翌年春,鄭洞國調任駐印之新一軍軍長,遺缺由第八十八軍軍長何紹周繼任。何係貴州黃草壩人,何應欽將軍之侄,黃埔軍校一期畢業,素有公子軍長之稱,行軍時亦絕少隨部隊行動。

何紹周接任後,除參謀長由梁筱齋擔任外,其餘人事均無變動,不久該軍即奉命由湘入黔整訓,旋又調赴滇南文山一帶駐防。受第九集團軍關麟徵指揮。

走筆至此,順便提一提何紹周任軍長時期的一段故事:緣何有一日到第八十二師二四四團視察,於訓話時,該團副團長盧中霞忽手持佩槍,走近何面前,質問何,為甚麼不補充新式武器給八十二師?何當時大驚失色,後故作鎮靜,始諾諾走開。

何紹周反回軍部後,即聞二四四團有叛變之風聲。遂命令榮譽第一師及第一○三師暗中監視,將八十二師調開,於中途將該師包圍,並將二四四團團長于杰扣押槍決,副團長盧中霞以亂刀刺死。按第八十二師是以貴州土匪收編而成,經此次鎮壓始稍馴服,在這些貴州苗子中如程鵬、曾元三、劉體仁等,亦成了以後第八軍的幹將。

第八軍在文山整訓一段時期,即奉命向滇西保山進發,並列入遠征軍序列,歸衛立煌指揮,擔任遠征軍左翼攻擊,深入龍陵、騰衝地區。當時李彌率榮譽第一師之四個營兵力進行游擊戰,繼又負責攻打松山。按松山在怒江西岸,係高麗貢山之主峰。群山疊嶂,地險勢高,是經惠通橋到龍陵之交通要道。一九四二年日軍侵佔後,即加強防衛工事,是一個易守難攻的據點,何紹周指揮全軍攻了兩個月仍未能克復,後由李彌接替指揮,集中炮火,又配合美機轟炸,血戰五十七日,始將守備松山之日本五十六師團所屬一個聯隊五千多人消滅,使我國西南國際交通線滇緬路不再有日軍之跡。

第八軍以攻克松山傷亡慘重,乃調至保山,又空運陸良整補,軍長何紹周以戰功晉升昆明警備司令,所遺軍長缺則由副軍長李彌升充。在調整人事上,第八十二師師長吳劍平,及第一○三師師長熊綬春外調,第八十二師師長由王伯勳接任,第一○三師師長由梁筱齋接任,榮譽第一師師長汪波升任副軍長,但仍兼該師師長。

在陸良整補期間,由於松山之役損失官兵太多,乃奉命將三個師併為兩個師,第八十二師番號撤消,中樞另撥第一六六師歸入第八軍建制。按第一六六師本屬第七十九軍,軍長為陳素農,浙江永嘉人,黃埔軍校三期畢業。下轄兩個師,計第一六六師、第一九六師。第一六六師師長王之宇,河南洛陽人,黃埔軍校一期畢業。第一九六師師長為袁滌清,廣東海南島人,也是黃埔軍校一期畢業。該軍在抗戰後期,因與日本作戰,在湖南和廣西交界處之黃沙河被打垮,軍長陳素農被中樞槍決,由陳武繼任。陳武,廣東海南島瓊山人,亦黃埔軍校一期畢業,甫到任即率殘部經貴州開赴雲南之瀘西整補,不久該軍即被改編,陳武、袁滌清均被編入軍官隊,兩部合編為一個師,番號為一六六,師長由王之宇擔任,旋移駐雲南陸良,正式撥歸第八軍,於是第八軍稍加調整後,遂擁有王伯勳的榮譽第一師,梁筱齋的第一○三師,和王之宇的第一六六師。

一九四五年夏,第八軍整補完畢,全部半美式裝備,每步兵連均有一位美軍顧問。旋又奉命向貴州、廣西移動,準備參加反攻桂林,詎途經瀘西,即由美軍顧問傳出日本無條件投降之消息。於是全軍開赴九龍,又海運青島,擔任接收淪陷區工作。

一九四五年年底,第八軍繼第十一戰區副長官李延年之後,進駐青島,即接收四方、滄口、李村一帶之防務。當時軍長為李彌,副軍長汪波,但不久梁筱齋即調北平行轅,擔任李宗仁的參謀處長。第一○三師師長的遺缺,則復由汪副軍長兼任。

一九四六年秋,第一六六師師長王之宇,因有位弟弟王之守,以少校副官身分在貴州與重慶之間私運鴉片,為中央查獲,就地槍決,便牽連到王之宇身上,於是王之宇又遭中央撤職查辦。王為人很灑脫,李彌向以學長視之,故在攻克即墨之藍村、過坊子,接收濰縣,又西進時,便以王之宇失縱,報告中央,以後此案遂不了了之。王之宇的遺缺,便由副師長黃淑接任。黃為廣東五華人,黃埔軍校三期畢業,作戰亦沉著勇敢,唯嗜酒若命,在第一六六師中,無人不知。

第八軍因是半美式裝備,軍部有榴砲營,師部有山砲營,團部有戰防砲連,及迫砲排,每戰鬥單位都配備火焰放射器,裝備火力,遠比其他部隊為佳。該軍初抵青島時,係歸李延年指揮,後來夏楚中將濟南防守司令交給吳斌,調掌第二十集團軍總司令,司令部設在濰縣,由施中誠為副司令,韓濬的第七十三軍,闕漢騫的第五十四軍,李彌的第八軍都歸夏楚中指揮。

最初山東的共軍,尚不知道第八軍的厲害,還以為是些不能打仗的蠻子兵,便首在藍村一役,施了一「計」,表面令老百姓攜了水,打鼓打鑼的來歡迎第八軍之際,背後即隱藏大軍,傾巢而出,一舉想消滅第八軍,但人海戰術之猛撲,人海遇火海,死不勝計,才不敢輕視第八軍。於是第八軍在山東節節推進,勢如破竹的佔高密、祚山、坊子,到達濰縣。濰縣因有日軍控制,當時李彌除在濰縣主持日軍受降外,並負責將日軍解除武裝,遣送回國,所以,濰縣始終未被共軍佔領過。膠東的共軍首腦如曹漫之、許世友、林浩等,便視第八軍為老虎。每與第八軍接火,即以十倍兵力應付。尤其共產黨善於「動員人民」,能使老百姓傾力「支前」,又能集合民兵參加戰鬥,但無法抵擋第八軍的掃蕩。李彌率領第八軍在山東掖縣的神堂,昌邑的王耨諸役,便使共軍死傷最多。筆者經過神堂時,該地為出產土粉有名的粉子山區,有一條深溝,便親見共軍遺棄的死屍,數以千計,將溝幾乎填滿。共軍打仗,一向有老百姓的擔架隊隨軍,是很少見有遺屍的,此役卻不然,可見共軍傷亡之重,敗退之狼狽。所以,第八軍在膠東一帶,共軍提起來就頭痛。

但自第二綏靖區副司令官李仙洲,率領王耀武的基本部隊韓濬的第七十三軍,和廣西部隊韓練成的第四十六軍,及第十二軍曹振鐸的一個第三十六師,進兵萊蕪吐絲口,兩軍並進,猝然遭共軍襲擊,一打而潰,除曹振鐸逃出外,全部被俘後,山東局勢即漸趨惡化。遂使第八軍也東征西援,馬不停蹄,成了機動的生力軍。於是共軍便有「打垮七十三,拖死第八軍」之口號。不久,有名的臨朐戰役,更使第八軍越打越強,成了山東人心目中的鐵軍。

說起臨朐大捷,的確是第八軍在山東難得的一場勝仗。當時共軍傾出的部隊,有陳毅、粟裕的第三野戰軍,主攻的是許世友,計算起來就有九個縱隊之多。李彌的部隊呢?榮譽第一師 被第二綏靖區司令官王耀武拖住在濟南擔任城防。手下只有王伯勳的第一○三師,黃淑的第一六六師,眾寡懸殊,大有非被吃掉不可的態勢。可是李彌卻毫不畏懼的應戰,危急時竟短兵相接,逐屋爭奪,結果共軍以傷亡過重,棄城而逃,使李彌獲得一場大勝,且蜚聲中外。山東父老都請願中央,願將臨朐改為彌縣,以紀念李彌的功績。
後來參謀總長陳誠,要將共軍趕到沿海地區,使之走投無路,再加以完全消滅。於是派范漢傑率領第五十四軍闕漢騫部,第二十五軍黃伯韜部,及第八軍之李彌,向山東沿海推進。結果共軍情報靈通,避重就輕,行動飄忽。國軍方面,軍隊與地方行政不能配合,所能控制的,也只是少數的點線,全面地區仍是共軍共幹的天下。第八軍進軍時,筆者即服務榮譽第一師,差不多天天都和李彌在一起。記得在招遠進軍時,宿營一個村莊叫崗上李家,夜間就聽見崗下人馬聲,初以為是自己的部隊,待天亮後,始知共軍向我部隊後方行軍急進,一夜未停。翌日,掖縣即告急,於是李彌急調部隊,以汽車沿煙濰路輸運,火速增援。掖縣的守軍為第八軍的劉啟凡獨立團,結果三天都未守住,即被攻陷,全團潰散,劉啟凡被俘。這是第八軍第一次在膠東吃共軍的大虧。

後來李彌率領第八軍,在山東掖縣、招遠、平度、福山、黃縣,以至棲霞的南平溝一帶,與共軍作戰,可以說所向無敵。共軍除強迫控制下的老百姓破壞公路,埋土製地雷,寫些「打倒蔣軍」、「請蔣軍吃鐵西瓜」標語外,簡直就不敢碰第八軍。所以,第八軍很快的就佔領了山東沿海的城市。李彌即隨第一○三師駐煙台,汪波率領榮譽第一師駐龍口,第一六六師則由黃淑負責守威海衛。第二十五軍南調後,陳金城的第九十六軍便從濟南東調濰縣,山東總算安定了一個短時期。

第八軍在膠東,雖然因政治幹部不能作用,未能控制佔領過的大部地區,但地方官除了王耀武委派的龍出雲(第二綏靖區辦公廳主任),擔任未到任的威海衛專員,又委任在山東牟平打游擊出身,當過孫殿英師長的丁綍庭,任煙台市長外。膠東的地方官,幾乎全由李彌委派。像黃縣縣長唐昌熊,是第八軍的軍法處長,濰縣縣長楊緒釗,是第八軍的副旅長,掖縣縣長張哲,是第八軍的軍法官。其餘如龍口市長王經五,雖是濰縣人,辦黨出身,非李彌部下,但後任的市長孫進賢,卻又是第八軍的副旅長,再如平度縣長李得元,招遠縣長陳千夫,福山縣長張家寶,雖在地方有勢力,然都歸李彌控制的。即以李得元來說,李不但將過去的游擊幹部都拉進李彌部隊中,甚至自己也放棄了縣長,來擔任第八軍的副師長。

李彌在青島還辦了一份報紙,名曰「軍民日報」。說起這份報紙來,是接收敵偽產業而獲得的。報社的大權實際都操在第八軍的政工人員手裡。按第八軍的政工處長為馮國徵,江蘇無錫人,黃埔軍校六期畢業,以前跟戴笠做過事,只知道他在青島接收時,發了點小財,亦看不出甚麼才幹來。況且國軍的政工人員,已非當年北伐時黨代表時代,更比不上共軍的「政委」那黨權高於軍事。這些人員在軍中,都自視為「賣膏藥」的行當,也不被人重視。馮的官階是少將,所轄的師部政工處,除了榮譽第一師處長陳樞,浙江溫州人,還有點學識,人品比較端正,可以做點事外,其餘若為第一六六師的王晴初處長,經常住在青島辦軍民日報,根本就脫離了軍隊。第一○三師的政工處長王錚,四川古藺人,黃埔軍校四期畢業,和李彌是同期同學,人格最差。他處內有一位上校科長王良翰,亦四川人,與筆者甚稔,有一次該師駐防掖縣沙河時,該地以產老酒,及草帽辮著名,家家都是大大小小坐在炕頭上搯麥稈,編草帽辮的多。當時我飲酒歸來,正想走訪王良翰,進入院落之際,忽然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孩子,從房裡嗚嗚的哭著走出來,我還以為是挨了打,細問之下,才知道遭王錚雞姦,因痛不忍而哭起來,這時連王良翰都羞得無地自容。尤其是筆者閱世較淺,還是第一次聽說這樣事,所以,至今不忘這政工敗類的醜行。

李彌在膠東最值得稱讚的,就是軍事有成績,作戰方面比其他部隊都顯得出色。李彌本人口才特別好,對當地的父老,以及過去抗日的游擊領袖,都處得水乳交融。像前面所提的平度縣長李得元,及青島市參議會副議長姜黎川,山東暫編保安第十二師師長趙保元,山東第八區行政專員兼昌樂縣長張天佐,昌邑游擊第五支隊的王尚志諸人,便有不少幹部、兵源,依附於第八軍。

李彌的第八軍榮譽第一師副師長周開成,字滌洲,湖北潛江人,黃埔軍校六期畢業,便在擴充部隊之中,首先成為新編獨立旅旅長。該旅人員充足,裝備整齊,王耀武便正式委為山東警備第四旅。不久榮譽第一師無形中便擴為兩個師,山東警備第四旅便改為第四十三師,榮譽第一師的原班人馬,便改編成第四十二師。榮譽第一師的老團長周藩,字支正,湖南酃縣人,因繼周開成為榮譽第一師副師長,此時便任第四十三師師長,周開成任四十二師師長。其餘如第一○三師王伯勳,也升為第三十九軍軍長,手下的那幾位貴州苗子團長如程鵬,曾元三,也升為師長,與張家寶,分任第一○三師,第一一六師,第一四七師等師的師長了。至於第一六六師黃淑,也將周藩的第四十三師拉走,改為第三師,另以李藎宣為第一六六師師長,自己也升為第九軍軍長了。

後來因華北戰事逆轉,國軍日趨劣勢,山東半島的沿海據點,亦迫得放棄,於是開始先自 龍口撤退。北方的海水潮汐,都根據俗諺「初三水,十三潮」,龍口也在初三水大,於是就用舢板登招商局的「海有」號,安全撤退煙台。其時龍口市長是孫進賢,字士良,河北省鹽山人,自小即跟父親在陳調元的部隊內生活,又是黃埔軍校五期畢業,後來歸阮肇昌,又隨施中誠調到王耀武的第七十四軍任職。余程萬在抗日戰爭守常德時,他是第一七○團團長,講作戰,可以說饒有經驗。孫來膠東,是奉王耀武之命,以掖縣、招遠、蓬萊、黃縣為對象,組織壯丁,成立抗共武力的。後來以環境不許,始參加了第八軍,初任副旅長,龍口市軍警聯合稽查處處長,以至龍口市長。到了煙台,本擬接長福山縣長,但到福山住了半個月一看,已無可為,遂 又受李彌之命組織新二十師,孫任師長,歸周開成指揮。

不久第八軍即開赴青島,駐防流亭、夏莊一帶。未及半月,即又由海路調秦皇島,進駐昌黎、石門、雷莊、北戴河等地,歸華北剿總傅作義指揮。傅一見這中央嫡系的勁旅,亦分外重視。不但印發「告第八軍官兵書」,並派剿總副司令劉多荃親到駐地,為第八軍講話,致慰勞之意。同時駐防秦皇島的港口司令何世禮,亦得第八軍助力不少。

王伯勳的第三十九軍在煙台守了一個時期,至最後也撤往葫蘆島,歸第十七兵團侯鏡如指揮。

這時李彌因膠東各地武力的依附,部隊已擴為三個軍,李彌遂升為第十三兵團司令官。副司令官照理應是原來副軍長汪波,汪性好漁色,外號「老 頭」,在山東蹂躪的幼女少婦,多不可計,名譽最差,李彌也看不起他,遂被調職任湖南的師管區司令。第十三兵團的副司令官,便以王伯勳升任,仍兼第三十九軍軍長。另兩位副司令官,則是原第八軍參謀長陳冰,及前濟南防守副司令趙季平。參謀長乃是陸軍大學第十五期畢業的湖南人吳家鈺。

一九四八年七月間,李玉堂的第六綏靖區,率領東北軍霍守義的第十二軍守兗州,共軍第三野戰軍陳毅的第七、九、十三,三個縱隊,會合崔子明、張光中等部,以八萬之眾傾巢攻兗 州,至兗州失守,濟南王耀武亦告急。李彌新成立的第十三兵團,已成了中央王牌部隊之一,故亦南調上海,後又順津浦鐵路北上,經蚌埠抵徐州。當時黃伯韜已由第二十五軍軍長升為第七兵團司令官,邱清泉也由第五軍軍長升為第二兵團司令官,又加上孫元良的第十六兵團,都集中徐州。計畫四個兵團,揮軍北進,增援孤守濟南的王耀武。第十三兵團進駐豐縣、沛縣,先頭部隊已到達山東魚台。結果,九月二十四日濟南即告失陷,於是又折回徐州。

李彌的第十三兵團的防務是徐東,兵團部與第八軍駐曹八集一帶,第九軍駐碾莊,並卉備泗縣、靈璧地區。後來黃伯韜由隴海路西來,自忖擁有陳士章的第二十五軍,周志道的第一百軍,王澤濬的第四十四軍,劉滇湘的第六十四軍,及陳章的第六十三軍五個軍,在黃淑的第九軍準備移交防務時,黃伯韜還未接防,即著第九軍撤離碾莊,以為無問題。但在第九軍西撤途中,黃部尚未部署就緒,陳毅、粟裕的十幾個縱隊,及地方武力,約數十萬眾,即猝然掩至,第九軍第三師彭劍明的一個第八團,尚未到達曹八集,亦遭共軍消滅於途中。

在黃伯韜被圍之際,第三綏靖區的馮治安的兩位副司令官何基澧、張克俠,又宣布聯合第三十八師楊幹三,第一八○師崔振倫投了共產黨。坐鎮徐州的劉峙,遂又急令第八軍趕回徐州擔任城防,迨到十一月十一日,那位天之驕子杜聿明才又發動增援黃伯韜。邱清泉的第二兵團在南,李彌的第十三兵團在北,沿著隴海路向碾莊推進。但共軍頑抗,始終膠著於不老河,麻谷子一帶,進展很少。戰事之慘烈,可謂少見,第八軍第四十二師一二六團團長陳貴亭,河南汝南人,向以驍勇著稱,便是此役被炸身亡的。記得當時筆者隨軍時,曾親眼看到傷兵從戰場抬回來,李彌都走下他的吉普座車,讓給傷兵乘坐。戰爭殘酷之情景,猶如目前。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十二日,黃伯韜的第七兵團覆沒,碾莊失守,黃伯韜亦自戕殉國。

另一方面,向北增援的黃維兵團,於十一月下旬進抵蒙城以北澮河與渦河之間的雙堆集,亦被陳毅和劉伯承圍困告急。劉峙即奉命回蚌埠,徐州剿總任務交給副總司令杜聿明,十二月一日開始徐州撤退。

關於徐州問題,在十一月五日,顧祝同、郭汝瑰、孫元良、邱清泉、黃伯韜、李彌等人,就開過一次會議。黃伯韜與邱清泉均主張「守徐」,認為徐州是兵家必爭之地。有現成的工事物資,可作收復失地的基地,李彌與孫元良則認為徐州易攻難守,補給線亦太長,以「守淮」為上。過後李彌更建議杜聿明,及杜的參謀長舒適存。主張大軍沿津浦鐵路南進,並保持鐵路之暢通。三個兵團的布置是兩個兵團分在鐵路兩旁南進,掩護裝運動資和非戰鬥人員之列車,一個兵團守徐州殿後。舒適存的女婿袁劍飛是第八軍的少將參謀長兼第一二五團團長,李彌與舒適存交情最深。李彌還聲稱三個兵團的任務分配,任由邱清泉、孫元良挑揀,自己無所謂,即殿後亦願意。但杜聿明卻不同意,杜認為大軍西撤蕭縣、永城,藉廣闊的黃泛區,可與共軍主力一拚,又可南下會師黃維兵團。結果,正應驗了李彌的悲觀預言:「走向西方極樂世界」。大軍既未能與黃維兵團會師,又未能消滅當前的主力,而三個兵團卻在青龍集附近陷入重圍。筆者曾身歷是役,所受之艱苦,真是一言難盡。最後是杜聿明被俘,邱清泉陣亡,孫元良僥倖突出重圍。
李彌的部隊,除了王伯勳的第三十九軍,自營口調回上海,北來歸隊,滯留蚌埠歸李延年指揮外,李彌所率領的第八軍周開成部,及其第四十二師石建中部,第一七○師楊緒釗部,第二三七師孫進賢部,和第九軍的黃淑轄下的第三師周蕃部,第一六六師蕭超五部,還有山東魯南專員王洪九的山東保安第一旅,共有九個團;原來是由李良榮的第九兵團,撥歸第九軍的一部分也統統垮在裡面。所幸第四十二師師長石建中以重傷空運南京就醫,第二三七師師長孫進賢,與第三師副師長田仲達逃出。李彌最後見到第八軍已垮,周開成被俘,便躲在第三師仍據守的周樓。迨第三師師長周蕃支持到最後,率其參謀長張炳其,軍部軍需主任周濟,走出莊外投降之際,李彌即與副司令官趙季平乘機由莊後逃走,趙不知下落,李則一路化裝,北上濟南,又東經濰縣逃到青島。說到這裡,筆者曾看到有人寫李彌,說他在山東濰縣被俘逃出,那是絕對不確的。至於周蕃之投降,是經先一日被俘的第一六六師師長蕭超五之勸降,有條件放下武器,依共產黨的說法,乃與俘虜有別,據說亦在大陸坐了三十多年監。前幾年我曾看見周蕃在共幹授意之下,寫過一篇回憶當年投降的文章說:

「約十六時,我仍然以部下對長官的禮節向司令官、副司令官各行一鞠躬禮告別,並說:『再見!』就跟顧隆筠走出周樓。這時機關槍還點射,但大多數士兵都已遵照命令放下武器聽候集合點收。我在往前走時見到一個解放軍的戰士陣亡伏在地上,同時聽到後面有人說:『不打了,也得告訴我一聲。』我聽出這是搜索營長潘少雄的聲音,才知道他還沒有接到通知。他見我去投降,也就不放槍了。先到溝裡,我以戰敗投降的身分向解放軍的團長(不知番號姓名)行舉手禮,並向他報告:『我是第三師師長周蕃』。他向前走一步,握著我的手說:『我們歡迎你!』」

這位潘營長,是安徽銅陵人,中央軍校十七期畢業,是一位智深勇沉的作戰好手,目前在香港開設塑膠工廠,與筆者不時會面,亦垂垂老矣!

書歸正傳,再說李彌,李到達青島後,即轉南京,經最高當局召見之後,遂又發表孫進賢為第一七○師師長,石建中為第四十二師師長,田仲達為第三師師長,收容突圍出來的官兵,從新成立第六編練司令部。除李彌仍任司令官外,並以曹天戈、傅克精、邱開基為副司令官。第八軍軍長仍由李自兼,副軍長乃以柳元麟擔任。柳是黃埔四期畢業,浙江慈谿人,曾任過侍從室副主任,故實際是第八軍軍長。未久,李彌即率部赴江西鷹潭,繼至湖南衡陽整訓。此時南京已岌岌可危,中央對西南後方已特別重視。當時雲南省主席是盧漢。該省雖駐有余程萬的第二十六軍,及滇東的劉伯龍第八十九軍,但力量並不雄厚,故中樞命令李彌入滇,以監視盧漢的行動。於是便一面開拔,一面招兵補充。途經邵陽、洞口、榆樹灣、芷江,到達晃縣,又遇上一間傷兵醫院。院長劉景聯,是河北保定人,與孫進賢算是同鄉,擁有三千多人,也編入第八軍。迨補充完畢,便準備由玉屏進貴州,經鎮遠、貴定、貴陽、安順、盤縣、平彝入雲南。但貴州主席谷正倫,堅決反對第八軍過境。理由是貴州無糧,軍隊無法補給。後來李彌聲言糧食自備,僅是經過,也不獲准。谷正倫且揚言如第八軍進入貴州,即不惜兵戎相見。谷是老資格,李彌莫可奈何,中樞亦沒辦法,只有繞道貴州銅仁、松桃,經西陽、秀山、黔江、彭水,至涪陵。再由水路順長江至重慶、宜賓,而又折回瀘州,經叙永、赤水河、畢節、威寧、宣威,進入 雲南。長途行軍,兵疲馬勞,比由貴州直接通過,所需的時間達兩倍以上。

李彌到達滇東之霑益時,即駐於霑益玉林山營房。此時劉伯龍也在該地,筆者隨孫進賢到澡堂洗澡,門口戒備森嚴,阻止入內,我們說明係第八軍軍官某某,經衛兵通報後,便准我們進內,才知劉伯龍亦在內洗澡,並與劉伯龍稍事寒暄。劉短小精悍,看來頗有魄力。後來聽老百姓說,他在霑益、曲靖、尋甸、嵩明,為肅清共產黨,都是用連坐辦法,寧屈勿縱。所以,老百姓一提起劉伯龍三字,就打寒顫。雲南的土共像滇桂黔縱隊司令朱家壁,雲南民主聯軍司令邱秉常,以及楊體元,連頭都不敢露,怕劉伯龍怕得要死。迨第八軍接防後,所控制的區域,便遠不及劉伯龍廣闊,可見劉伯龍反共是有辦法的。

按劉伯龍,貴州龍里人,黃埔軍校三期畢業,與康澤同期,曾任康澤的別働隊第一處處長,性情跋扈,很少帶兵。後來何應欽的姪子何紹周在貴州成立兵團,才以韓文煥的第一○一軍,劉伯龍的第八十九軍,及何自兼的第四十九軍,駐紮貴州,以肅清當地土共。劉伯龍進剿時,大有成績,所遺憾的就是實行的「一保窩匪,全保連坐,一村藏共,洗殺全村」,使霑益等地鬼哭神號。在我們到霑益後,劉伯龍即調回貴州。谷正倫是有名的殺人王,當憲兵總司令時代,在湖南榆樹灣、懷化一帶,殺的人就不可勝計,人都稱谷閻王。他在貴州做主席,對於阻止共軍的進攻,卻一點辦法也拿不出來。劉伯龍在貴州,當然也看不起谷正倫。同時貴陽許多地方有力人物,如平剛、盧燾、張宰年、劉錫森、杜協民等組織維持會,藉以應變,又被劉伯龍一齊都宰了。谷正倫那能吃這一套,於是便設法收拾劉伯龍。一來可以推卸貴州的軍事責任,二來可買黔、滇人士的好,以備為退守雲南舖路。於是谷便在晴隆見劉之際,暗伏槍手,將劉伯龍打死在晴隆縣政府內。這位貴州軍政大權在握的谷鬍子,便宣布劉伯龍「貽誤戎機,違抗命令」,並電盧漢,說殺劉伯龍已為雲南人除了一害,其實劉伯龍是忠實的反共者,谷加給的罪名是冤枉的。

谷正倫將劉伯龍幹掉後,何朝宗是谷的親信,卻將共軍歡迎進貴陽。谷正倫便帶著輜重,經自己的故鄉安順,過盤縣,進入滇境了。滇東是李彌的天下,當年為了過貴州,吃谷的閉門羹,記憶猶新,於是便下令不准貴州潰兵入境。谷到霑益交涉了半天才獲准,但必須交出所有武器。谷正倫帶的隨從衛士,親信官兵,當著其交槍時,初不就範,且將孫進賢的一位隨從副官李元惠刺了一刀,一時事態頓呈嚴重,雙方幾乎開火。谷一看情況不妙,便立即吩付所有部下,一律遵從第八軍命令,於是連谷私人的手槍都給卸下來。谷且送給受傷的李副官五十塊袁大頭,做為養傷費。

此際李彌還算大方,親從玉林山下來,接谷正倫到司令部,招待了一餐。谷的手槍,也發還給他,谷才得由昆明,坐飛機到香港,設法回到臺灣。

貴州失陷以後,雲南的地位,更見重要。按雲南在一九四九年六月初,即有不穩現象。街頭扭秧歌,學校貼大字報,烏煙瘴氣,簡直不像話。至七月間,徐永昌、蕭毅肅、王叔銘飛昆明。九月初盧漢與朱麗東、裴存藩飛重慶謁蔣總裁,返回昆明後,九月十二日蔣總裁飛昆明,此時盧漢才開始右轉,遵從政府命令,逮捕左派分子,封閉共黨報社,解散參議會,恢復反共、反龍雲的言論。但不久共軍第二野戰軍的三十六軍入黔,繼之白崇禧之桂柳撤退,宋希濂在川東失利,重慶不保,南寧易手,成都、西昌,亦呈動搖,盧漢是一個投機分子,當然心裏的打算又變了。所以,漸漸故態復萌。雖然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三日李宗仁曾以代總統身分,與張群、 洪蘭友等人飛昆明,給盧漢打氣。蕭毅肅亦以和盧漢在雲南講武堂同學的關係,去說服盧漢,又有西南長官公署第二處長徐遠舉到昆明有所布置,惟大局逆轉太快,頹勢已不可挽回。有關要人,對盧漢的問題,也舉棋不定,一味以和稀泥的辦法來拖延時日。

當時在霑益的李彌,也知道大局阽危,盧漢叛變是遲早問題。所以,在玉林山與孫進賢商談最多,孫且勸李彌不能再去昆明了。但是十二月七日張群自成都飛昆明,八日率李彌、余程萬、龍澤匯,飛成都謁蔣總裁,迨十二月九日上午十一時,自成都飛回昆明之後,盧漢便通電「起義」了。

按李彌駐霑益時,經常來往於昆明。其第六編練司令部昆明辦事處,係在福照街。太太龍慧娛,湖北人,為吳奇偉太太龍怡娛的妹妹,則住於近大觀樓之篆塘。當時盧漢叛變時,李彌於晚上八時半左右正在篆塘私邸,盧漢即以「長官張由蓉蒞昆,定今晚九時召開會議」,請李到盧漢的新公館出席。其時第二十六軍長余程萬,空軍第五區副司令沈延世,憲兵副總司令李楚藩,憲兵司令部參謀長童鶴蓮,第二十六軍第一九三師師長石補天,以及軍統負責人沈醉等人,也都被請來。張群此時也於盧的公館出現,大家一見面,張群並未發布開會命令,才知道情勢有了變化,但都走避不及,只有聽天由命。隨後,盧的警衛營長龍雲青帶著十幾個人到場,以槍喝令大家勿動,才知道確實被扣了。當時李彌還氣憤的說:「這是搞什麼名堂!」於是在無可奈何之下都被押赴五華山雲南省政府。張群乃與其秘書周君亮,及隨員董、吳二人,囚於盧公館。因張群和盧漢私交甚篤,盧漢派楊文清勸說張群一致行動,亦遭拒絕,盧遂網開一面,在十一日上午便演了一齣「捉放」,派楊文清、林毓棠、龍澤匯,將張群等人送到飛機場,登機直飛海防。同時雲南省黨部主任委員裴存藩,是龍雲的昭通小同鄉,與盧漢亦相處不錯,不願「起義」,也跟著上了飛機逃之夭夭。

李彌被扣於雲南省政府四樓後,盧漢即正式通電「起義」,成立臨時軍政委員會,由盧漢任主任委員,安恩溥、楊文清、林毓棠、吳少默、宋一痕、謝崇文、曾恕懷,都搖身一變為委 員。李彌、余萬程,也榜上有名,被列為委員。盧漢並逼誘中央的情報人員沈醉也起了「義」,將堅不妥協的徐遠舉槍決。接著又迫李彌和余程萬接受解放,在昆明外圍的部隊,改編為解放軍。計李彌的第八軍改編為「解放第十軍」;余程萬的第二十六軍改編為「解放第十一軍」;余建勛的第七十四軍改編為「解放第十二 軍」;龍澤匯的第九十三軍改編為「解放第十三軍」。但在昆明市郊建國中學的憲兵第十團,開頭便拒絕招降,於是便發生激戰,始終未能屈服。

至於李彌的部隊,係分駐於昆明以東的大板橋、楊林、曲靖、霑益,以及霑益、宣威之間的三十里舖。盧漢先兩日即拍電該部隊,接受「命令」及「新番號」。因盧漢已接共軍之命令,將李彌的第八軍各單位番號改為「解放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等師」。恰於此時,有位第六編練司令部的參謀長卓立,從昆明坐著吉普車,帶了一布袋關防,準備派發給第八軍啟用。卓立矮矮的個子,雲南人,陸軍大學出身,是盧漢搞靠攏投共穿針引線的人,他來第八軍任職,亦是盧漢介紹的。卓立當時對大家講話時,說了一套盧主席是如何的有「眼光」,及跟著盧主席走,如何如何有前途之類的鬼話。但第八軍自副司令官曹天戈以下,都毫不為動。在講至中途,下面便大聲喊叫:「將司令官放回來!」一時噓聲四起,卓立當時還恬不知恥的講下去,其中孫進賢、李楨幹,及第八軍的參謀長楊也可,孫進賢的團長甫景雲、左豪等人,就都走出來,齊聲吆喝:「他媽的!」「揍這小子!」跟著便想動手。卓立一看不對勁,即住口躲在一旁。此時好多山東老鄉,隨手也拾起石頭,一塊一塊的扔過去。幸虧,曹天戈出頭說:「大家冷靜點,司令官還未出來,光打解決不了問題,我們不投降就是……」,這才制止住大家的憤怒,饒了卓立一頓揍,放他回了昆明。
盧漢一看第八軍也不聽命令,於是便於十日拂曉,派了兩個保安團,進攻第八軍部隊,打算武力解決。但駐防該地的教導師師長李楨幹,湖南寶慶人,在第八軍資格甚老,有一股騾子脾氣,以手下不足一個團的兵力,沉著應戰,竟在半天之內,將盧的兩個保安團打得丟盔棄甲,一直追到昆明城郊,還打死了一個團長。這時在霑益的陸軍副總司令湯堯,第六編練司令部副司令官曹天戈,第一七○師師長孫進賢,第四十二師師長石建中,第二三七師師長李彬甫,第三師師長田仲達,教導師師長李楨幹,便立刻舉行緊急會議,決定通電中央,並與第二十六軍副軍長彭佐熙聯絡,各路向昆明進攻,活捉盧漢。同時中央的飛機亦開始轟炸昆明。五華山一帶,都中了炸彈,昆明市內頓呈一片混亂,據說嚇的盧漢都逃到圓通山。

這時盧漢見勢不妙,乃將李彌的太太龍慧娛放出,從昆明乘吉普車到達大板橋第八軍駐地。其表面之論調與卓立差不多,並勸令官兵停止戰鬥,接受盧主任「命令」。但在房間中見到曹天戈、孫進賢、 石建中、李楨幹、李彬甫等,則力促大家:「你們加勁打吧!打得越凶,炳仁就越出來得快,現在昆明城裏又空虛,又驚慌,正是進攻的好機會,千萬不要錯過。」 在座的部隊長,更是都主張繼續打。於是李彌的太太當日回到昆明,即向盧漢回報:「各部隊長都不肯聽我一個女人的勸告,他們有上級命令,又有督戰大員,是誰也不敢不進攻。現在情勢緊要,我願留在昆明作人質,你們最好放李彌回去親自下命令才是辦法。」

十二月十六日,李彌便被盧漢釋出,到達大板橋,遂即與官兵見面。但未有如何表示,當召集重要軍官開會時,李表示盧對本人(指其自己)相當看重,一如諸葛亮之視姜維,如大家繼續打,他本人無話可說,同時還說,如攻下昆明,軍紀亦難維持,害多利少等語。但各師長均主張即攻昆明,活捉盧漢。尤其是孫進賢、石建中,是堅決主張討伐盧漢,且曾下跪於李彌前,聲言決不能投降。李彌一見大家都主戰,也便緘口,不再說甚麼。散會後,我便去見孫進賢,孫即表示說:「唉!司令官亦動啦!」

隨後筆者即奉命留守霑益,跟副司令官曹天戈,等候空運軍餉,我即居於曹天戈之辦公室外間。按曹字寒玉,浙江鎮海縣柴橋鎮人,黃埔軍校四期畢業。過去曾任冷欣第三預備師的團長,在王鐵漢第四十九軍當過第二十六師師長,抗戰勝利,一度任總統府參軍,徐蚌會戰後,本發表為第十二軍軍長,後以原軍長舒榮突圍逃出,乃任第六編練部副司令官。曹長面削廋,但精神奕奕,人亦相當文靜。不久曹即召見,著筆者不必再等,先回師部再說,並說詳情已電話告知孫師長。

筆者返回師部後,知李彌已退居幕後,到霑益休息,部隊由曹天戈指揮。十九日拂曉,開始總攻昆明。

策定進攻昆明的計畫,在方針上是為進出怒江、瀾滄江,便利爾後之作戰,應一舉攻佔昆明,將盧漢所部消滅於滇池以東地區,並控制滇西滇南,加以固守。

在兵團部署方面,是(一)第八軍第一七○師即佔領大板橋,及其以南地區,掩護第八軍,第二十六軍,分別在楊林及宜良集中,並即時破壞楊林的昆明發電廠,斷絕昆明市照明電源,以利巷戰。(二)第八軍(欠第三師)即開楊林集中,爾後迴旋展開於昆明以北高地,務須包圍昆明北郊及其以西地區。(三)第二十六軍(欠一九三師)為主攻部隊,除以一部封鎖碧雞關,防止盧漢逃滇西外,主力剋日集中宜良附近,爾後展開於昆明以東地區,一舉攻佔昆明。(四)兩軍作戰地境為陸良附近馬廠湖北端亘昆明北門迄碧雞關之線,線上屬二十六軍。(五)進出線為富民迄安寧之線,攻佔昆明後,只准第二十六軍派一個師入城,負責維持秩序,同時兩軍主力務須控制昆明四周高地,防其逆襲。(六)第二十六軍第一九三師暫歸第八軍區處,爾後控制於附近地區為總預備隊。(七)第八軍第三師負責守備霑益、曲 靖,並確保霑益機場的安全。

同時海南島空軍轟炸機隊,亦與陸地聯絡,輪番轟炸五華山省政府,及協助炮兵作戰。至於陸軍總部前進指揮所及警衛團,通信隊,統歸第八軍區處。前進指揮所則位於大板橋。

當時是第八軍孫進賢部隊任前鋒,石建中、李彬甫部隊殿後,田仲達守霑益和開遠前來的第二十六軍,向昆明進攻,此時政府除轟炸昆明外,並派飛機發散傳單,另委李彌為雲南省政府主席,余程萬為雲南綏靖公署主任。且鼓勵官兵如於十二月二十日以前攻克昆明市,即犒賞銀元二十萬。所以,未及一日,孫進賢之甫景雲團,即佔領市郊伏馬山制高點,昆明便處於炮火之下。張元偉團當日即進逼小壩。記得甫景雲的副團長黃健生,湖南長沙人,過去是榮譽第一師陳運昌工兵營的副營長,以少年機靈為孫進賢賞識,召來當副團長。但在攻伏馬山,孫令其進擊時,他即向孫回報敵人有兩挺機槍把守,不易攻下,孫即立刻大發雷霆,限他立刻攻下。結果,一鼓作氣,遂將該山攻克。事後孫進賢便對人說黃健生是外表漂亮,不能打仗的空殼子。還逢人說:「敵人有兩挺機槍呢?乖乖!人家沒有機槍,還算敵人嗎?」一時成了第一七○師的笑話。所以,以後黃健生脫離軍籍,帶著湘女多情的漂亮老婆,在曲靖做生意,實肇因於此。

與第八軍協同攻昆明的左翼第二十六軍,原係抗戰時期遠征軍之預備隊。勝利後,曾到過越南受降。政府還都後,乃駐於宜良,開遠一帶,負責滇西南的剿共任務,始終未參加過大規模的戰鬥,故人員充足,很有實力。軍長余程萬,廣東台山人,黃埔軍校一期畢業,副軍長彭佐熙,廣東羅定人,黃埔軍校二期畢業,兩人都是老資格。說起余程萬,是一位表面木訥,內心不老實的傢伙。在黃埔軍校一期中也屬落伍之列。如跟李延年當過參謀長,在王耀武的第七十四軍當過師長,都是不得意。一直到抗戰時期守常德,才嶄露頭角,調升為第二十六軍軍長。

余程萬最拿手的功夫,便是拉攏老百姓的一些小辦法。如教士兵笑臉對老百姓,飲老百姓 的水時,必須未飲前笑臉說聲「謝謝」!飲完後將賸水倒了,再笑臉說聲「謝謝」!這是跟余程萬當兵的基本動作,軍中都說余程萬叫部下「賣笑」。他有時也很缺德,往往拿士兵的生命,來換取老百姓的敬佩。一次有一個士兵,買了老百姓的雞蛋,給錢時,老百姓嫌價少不賣,士兵就說錢不少了,賣給吧!大家正在講論之際,被余程萬看見,便立刻下令辦該買蛋的士兵,旋即命令槍斃,賣蛋的老百姓覺得自己多要錢也是缺理,便為士兵求情,地方父老也都跪在余程萬面前為該士兵苦求,余不准,終將該兵槍斃。事後,老百姓都說:「這位軍長真是太愛民了,實在了不起。」

余程萬慣用小恩小惠的手段,他對部下多是隔些日子傳見一次,一見面便問長問短,如「最近有家信嗎?」「父母都好嗎?」一些表示關心的話。臨辭出時,余便拿出一包錢出來,塞到被召見人的手裏,並小聲的說:「出去別作聲,別人我不給的,就是你有,回去買點東西吧!」其實部下拿到錢後,一回去便宣揚起來,大家對證,結果人人有份,得錢者,惟相視而笑。

不過余程萬在雲南上上下下都搞得很調合,雖則苟安後方,卻自詡為「南天屏障」。

當大局逆轉時,余程萬本人,與李彌一樣,也知道盧漢是靠不住的東西,余被盧漢扣留時,雖無投共的預謀,但經不起盧的苦勸,兼以優柔寡斷,無可奈何,於是便接受盧漢的命令,附合所謂「起義」行動,並向第二十六軍廣播,勸官兵不可輕舉妄動,聽候命令。但副軍長彭佐熙則斷定余係被迫而為,遂接受國府命令就任第二十六軍軍長,第九十三師師長葉植楠升為副軍長。並由憲兵第十團電台向八軍之曹天戈,孫進賢通訊,達成協議,一齊進攻昆明。盧漢數次派人送與第二十六軍慰勞品,及「解放十一軍」關防,也都拋掉了。

於是彭佐熙即下令以該軍第四八三團任前衛,猛攻昆明。該團團長為田樂天,黑龍江人,機智驍勇,一舉即攻克呈貢,彭軍長即以呈貢為指揮部。次日天未亮,前鋒部隊即到達昆明城外,五里多的汽車站,巫家壩飛機場,都被佔領,一部且已衝入市區,逼近近日樓。記得當時孫進賢在先頭部隊佔領火車站時,還得意的對筆者說:「這回可得叫盧漢來個『王八吃西瓜,滾的滾,爬的爬』,連大煙槍都叫他帶不走!」可見士氣高昂,所向無敵,昆明之克復,可以說已在指顧之間。

其時盧漢在昆明,擁有兩個軍,一個是第九十三軍,軍長龍澤匯,是盧漢的小舅子(盧漢老婆是龍澤清),中央軍校第八期畢業。以前是第九十三軍第二十二師師長,參加過東北四平街戰事,在義縣升為副軍長。東北撤守前,龍澤匯適在南京,故未隨盧濬泉,盛家興被俘。回雲南又任保安第三旅旅長,拱衛昆明附近。另一個軍,則是余建勛的第七十四軍。余也是雲南人,原是雲南保安第二旅旅長,一向在滇西保山,大理,永平一帶。兩個軍長都是鴉片煙鬼。前者是保安部隊的底子,後者也是由第一八四師滲雜地方團隊組成。雖然不敢說是完全烏合之眾,但確是不堪一擊的爛隊伍。所以,第八軍和第二十六軍一打,便潰不成軍。最糊塗的還是盧漢,他根本不知道兩個軍如此不濟事。因此昆明中央兩個軍逼進之際,立呈混亂狀態。盧漢只有調集車輛,準備裝運財貨西逃,靠余建勛的爛攤子避難。

盧漢在逃難之前,又恐怕萬一逃走不及被活捉,則生命亦難保。便在當日下午載了四大卡車「袁大頭」,及物品,犒賞第二十六軍。還答應第二十六軍六項停火條件,大意謂第二十六軍改編為「解放第十一軍」後,余程萬仍任軍長,該軍人事絕不變動。保障官兵眷屬之財產,保證雲南土共不向第二十六軍報復,如停火實現,即發給官兵三個月薪餉等等。

十二月二十日上午,盧漢更決定將余程萬釋出,於是命令龍澤匯的副軍長佴曉清,派了一位參謀陪同余程萬登上一輛插白旗的吉普車出發。但此際炮火密集,吳井橋,曇華寺,大樹營, 崔公堤,都被第八軍攻下,中午時際,鐵峰菴,荷葉山諸地,亦成了一片火海,直到下午四時,才在火線夾縫中將余程萬送出。余程萬一下吉普車,便爬到巫家壩附近的一個土堆上,手搖白旗,大聲喊叫:「我是余軍長」!經官兵看清,始接入第二十六軍軍部。據說在余程萬放出之前後,第一九三師師長石補天,亦雙手被綑綁,腰間繫上兩枚手榴彈,派人在後牽著拉火繩送出城,而回到第二十六軍軍部。

余程萬回到軍部,連第八軍也不通知,第一道命令便是立刻停火,將進攻昆明的部隊撤回。有一個團攻進了昆明,也不要了。接著便在呈貢的一個小廟內,召集高級幹部開會,除了余程萬,彭佐熙,各師團長都出席了。會議開始是余與同時被扣的鄺副官先後報告被扣的經過。隨後余即以低沉的語調,吞吞吐吐的說:「事情已到了這個地步,為我們全軍兄弟們和眷屬的安全,惟有跟盧漢行動,慢慢再等機會」。隨後即著大家發言,表示意見。
此時全場空氣突呈緊張,大家莫之所措。余程萬再三逼彭軍長發言,彭遂嗚咽含淚說:「我們的目的的祇是營救老軍長,既然老軍長出來了,我也無話可說,只有以老軍長的意見為意見」。余又詢及副軍長葉植楠。葉亦不發一言。第一六三師師長梁天榮卻幽默的說:「軍人以服從為天職,老軍長莫說叫我們戴紅帽子,就是叫我們戴綠帽子,我們也得戴呀」!但以空氣低沉之故,亦無人笑得出來。

接著副官處長許金濤即發言,反對余程萬的措施。並向余氏建議立即乘勝攻克昆明,固守待援,如萬一不能守,即將全昆明市的車輛集中,將所有物資南運,到達思茅,瀾滄,或南嶠,車里一帶,憑瀾滄江之天險,與共軍決一死戰,但余認為是空談。並說:「昆明工事堅固,不容易攻打。即是攻下,秩序也不易維持。同時滇西 余建勛之第七十四軍已兼程趕來,共軍陳賡的部隊,亦從廣西百色向昆明急進,第二十六軍只有被包圍。西撤更不易,民心已失,各地土共,百姓群起,我們只有自取滅亡」。最後還是強調大勢已去一類的話。以後許金濤又發言,大意謂:余軍長平日訓話以「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貞」勉勵部下,今日忽然變節投降,此後何以對政府,何以服部眾。並說:歷來倒戈,變節的軍人,不是為官,便是為錢。軍長若是為官,中央已發表為綏靖主任,地位比共產黨騙人的軍長為大。要是為錢,我們攻下昆明就有二十萬銀元賞金,為名,一個是遺臭萬年,一個是留芳百世,我們到底是為甚麼,我們希望軍長懸崖勒馬!

余程萬聆後,亦激動的無話可說,掉了幾點眼淚後,仍表示不可為,且謂大家不諒解其苦衷。

至此整個會議已成僵局,總之不管發言與不發言的,內心都不贊成余的行動。但礙於地位,此時沉默不作聲。最後還是彭佐熙起來表示,大家也不必爭執,就請以舉手多少來表決吧!於是彭即著大家舉手表決。結果,勉強通過余程萬的建議。余程萬即拿出與盧漢商量過而擬就的一項通電,請大家簽名,多數的人都簽了,余即正式啟用盧漢頒下來的「解放第十一軍」關防。並宣布隨軍之中央人員,如不願「起義」的,即每人發給五塊袁大頭,准予各自逃命。

次日,該軍乃移防蒙自。此時下級軍官,你傳我,我傳你,都漸漸知道已當了「解放軍」,便不約而同的咒罵起來。並將盧漢的慰勞品,像牙刷、牙膏、毛巾、肥皂等,扔了個滿地。有的想上山打游擊,有的想拉走隊伍奔向泰國,緬甸求庇護,在第八軍撤退經呈貢時,更有幾位團長想跟隨第八軍,一時軍心大亂,長官的命令亦不聽了。余程萬一看軍心背離,已至不可控制地步,想「起義」已有心無力,很可能一個兵亦「解放」不走。在進退維谷之際,經高級人員獻議,便又改變初衷,從新與臺北通電,擁護政府。

在日前攻打昆明忽然後撤時,陸軍副總司令湯堯想挽回頹局,曾派余的小同鄉陸軍總部科長馬岳峻,和反共學者丁作韶博士,來說服余程萬,這時亦隨來蒙自,余亦派人禮貌的將二人送回,並表示願意服從湯堯的指揮。當時國防部曾令余程萬即率部反攻昆明,余氏則陳述諸多困難而作罷。事實上,若與第八軍合攻,昆明仍可攻克的,但余程萬已無此魄力了。

一九五○年一月一日,余程萬才正式就任雲南綏靖主任職。但軍心已失,石補天尤其不滿余之作風,故余就職時,連個儀式都沒舉行,僅當眾宣布一番而已。

回頭再說第六編練部李彌的第八軍,李軍在攻入昆明小東門之後,亦即盧漢將余程萬放出之次日,孫進賢部之張元偉,及左豪兩團在推進時,不見第二十六軍蹤跡,遂報告孫進賢和曹天戈。陣前不見友軍,情況不明,又恐遭伏擊,於是即速將部隊撤回大板橋。危在旦夕的昆明,立即轉危為安,盧漢裝好細軟待發的大卡車,亦都卸了下來,使盧漢鬆了一口氣。

當第八軍未撤大板橋之前,孫進賢亦曾接到一次李彌自霑益發出之急電,即命令第一七○師立刻北進嵩明,東川,佔領巧家。任務是掩護第八軍主力向滇北撤退,計畫分兩路向川、滇、康邊境轉進,與胡宗南靠攏,但孫進賢本人及其他師長,均表反對,遂未行動,部隊都集中於大板橋。

李彌此時亦自霑益回到大板橋,遂立刻開會,在提到全軍轉進西康計畫,曹天戈及各位師長則一致反對。大家都認為目前胡宗南在西康,已處於困境,正在走頭無路,自身難保。況且西康荒涼,人煙稀少,資源補給,與冬季士兵之被服,都是難解決的問題。尤其是大軍跋涉,眷屬隨行,恐怕不到西康,就有瓦解之虞。大家都認為趁盧漢,余程萬兩部尚未會合之際,從速穿過呈貢,直奔建水為上。同時滇南物資豐富,又接近國境,更便於進退。李彌一聽大家亦言之成理,遂放棄己見,依從眾議。於是即作如下之部署:(一)令教導師為右縱隊,佔領呈貢,負責對盧漢之警戒,以掩護主力右側的安全,俟軍主力通過後,該縱隊即直開石屏集結。(二)軍主力為中央縱隊,按第四十二師、軍部、陸軍總部、第二三七師、第一七○師順序,經呈貢、晉寧、江川、通海,至建水集結。(三)令第三師為左縱隊,並區處陸軍總部的直轄團隊,經陸良、路南、彌勒至開遠集結。(四)限各縱隊於即晚(二十二日)夜暗開始行動。

在頒布命令之前,湯堯並派陸軍總部處長何羨佛到昆明見盧漢,假裝洽商善後事宜,藉以緩和盧漢之敵對行動,以便於二十二日晚能順利過呈貢而南進。

盧漢於二十二日下午,即派已經投共的第六編練部副司令官傅克精帶著盧的親筆信,隨同何羨佛來到大板橋,仍不死心的再度策動「起義」。結果,李彌稱病不見,僅由湯堯,曹天戈敷衍了幾句,著其回昆明。

在二十二日傍晚,第八軍即開始行動,沿途除了在呈貢、江川,與盧漢的部隊輕微接觸外,可以說相當順利。在此期間,第六編練部即奉命改為第八兵團,司令官則由陸軍副總司令湯堯兼任。於是整個軍事指揮亦轉移於湯堯。湯係安徽合肥人,為合肥耆宿湯立夫的哲嗣,身材魁偉,個頭比李彌,曹天戈都高。年紀已六十多歲,對部下很和藹,頗有點學者風度。湯與李宗仁、何應欽、白崇禧、顧祝同等,都有深厚的交情。在未來雲南之前,是陸軍總司令部的參謀長。李宗仁雖委關麟徵為陸軍總司令,但實際職權仍操之於顧祝同,顧軍事旁午,湯則成了陸軍總部負責人。大局逆轉,湯率總部人員和眷屬,由南京逃到曲江,又由廣州而柳州,最後才拖到雲南曲靖。湯與盧漢的綏靖副主任馬鍈,參謀長謝崇文,都是陸軍大學同學,張群自成都最後飛到昆明當日,湯就由馬鍈,及盧的雲南保安副司令柏天民口中,知道盧的叛變消息,所以,先一日便逃回曲靖。此際湯堯在雲南已是中央留在大陸的最高官員,李彌和余程萬,分別提升為雲南省主席,及綏靖主任,便是由湯推薦的。

湯堯兼任第八兵團司令官後,第六編練司令部之原有幹部,則是曹天戈仍任副司令官,孫進賢則由第一七○師師長直升第九軍軍長。第三師師長田仲達升為第九軍副軍長。石建中則由第四十二師師長升為第八軍副軍長,以頂替在昆明未逃出的副軍長柳元麟。

部隊集中建水之後,李彌一看自己的部隊尚未損失,同時負責軍事的湯堯,人很厚道,隨和,故李彌亦由消極趨向積極。除了陪湯堯向部隊講話外,並計畫在建水成立雲南臨時省政府還想委第八軍的軍法處長唐昌熊為建水縣長。當時筆者與孫進賢同院而居,和李彌是隔鄰。有位河南籍的丁作韶博士,是勝利後天津市的參議員。在盧漢未叛變前,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任卓宣,介紹給盧漢到雲南講演的。適巡迴在霑益講演,故亦跟著第八軍走,此際亦來到建水。這時建水冠蓋雲集,商販紛出,頗呈中興之象。還有那位雲南綏靖公署的余程萬主任,也在建水南的一個名叫緬甸的村莊駐節,筆者嘗隨孫進賢晉見他一次,且承其招待了一次豐盛的午餐。

李彌、湯堯、曹天戈,這些高級將領剛剛在建水安頓之後,第三師亦到達,該師師長為田仲達,副師長為常承燧。田為湖南永新人,過去是榮譽第一師第三團團長,現在已升為第九軍副軍長。田自霑益出發時,任務是護送後方留守文職人員,及掩護第八兵團南進。當時田的參謀長是文鯉,湖南湘鄉人,黃埔軍校第七期畢業,參謀主任是金紫忠,安徽舒城人,黃埔軍校第十七期畢業,兩位都是運籌帷幄的優秀人材,對田都有好多幫助。故經馬房、小黑山、陸良時,一路都相當順利。而且在陸良還消滅了盧漢的一個保安團,連團長的軍服及象牙鴉片煙槍都鹵獲到手。南進途中,金紫忠曾建議龐雜的各單位,編為數個梯隊,分途前進,但不為田接納。不意到達天生關時,共軍楊勇的第十七軍一營人,從貴州竄來,這些共軍當時穿的軍服與國軍差不多,槍聲一響,才知道共軍來了,田仲達即手忙腳亂,莫之所措。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天生關有座橋亦壞了,都搶著過,更成了一團糟。結果,陸軍總司令部的直轄團隊都衝散,全部電台亦丟掉,第三師本身差不多垮了一半。第一七○師的兩位副師長蔣擎宇、王治平,政工處副處長涂吼聲,第八軍副官處長葉士慕,和他唱麒派老生的太太楊麗春,李彌的侄子團長李心惻等等,有四千餘人都被俘。當時隨行的有位政工處長紀英才,安徽人,父親紀公魯,在王耀武部任團長陣亡,故王耀武對紀英才甚為提拔。范叔寒任第二綏靖區政工處長時,紀英才便擔任科長。後來范叔寒的副處長劉社人調第七十三軍政工處長,紀英才便調第八軍為政工處副處長,遂成了李彌的幹部。紀與孫進賢最熟,故將跟著田仲達敗走建水的情形,一五一十的報告給孫進賢。孫進賢聞報,大發雷霆,即刻召集全軍軍官講話,宣布田仲達的罪狀,並說他是比共產黨還可怕的內部敵人。孫是北方毛頭火性的脾氣,於是又向李彌、湯堯、曹天戈報告,想將田仲達扣押,軍法從事。當時石建中亦在場,李彌便勸孫進賢說:「現在這個局勢,能趕上部隊回來,都算過得去了,這事以後研究吧」!孫進賢回部隊後,猶憤憤不已,覺得自己剛升軍長,就遇上這樣大的損失,對田仲達恨之入骨。次日召開會議時,田仲達亦來參加,在屋外遇著石建中,石便告訴田仲達,謂孫進賢想拿你開刀等情,並勸其暫時避開,以是田仲達就未敢參與開會,且始終避見孫進賢。

第八軍、第二十六軍,及半個第九軍。此時都集中於建水,蒙自一帶。附近的地區如開遠、箇舊、石屏、龍武、寶秀、碧色寨,以及中和營、鳴鷲,都在控制之下。對於全軍今後之動向,李彌則主張依靠此間之豐富資源,險要地勢,做為基地。必要時可與共軍抵檔一下,如萬一不支,再入越南亦是辦法。李彌當時並派第二三七師李彬甫開赴元陽,小羊街諸地,與紅河兩岸的擺夷地方武力連繫,鼓勵民間組織反共自衛,如戞灑街的李潤之,前第九十三師的呂國銓,亦都被李彌拉攏過來。但湯堯、曹天戈,則認為西撤瀾滄江,怒江一帶,作為根據地,支持到五月雨季來臨,共軍即是追至,其亦難以行動,等到秋後,再以國際局勢之變化,決定行止,才是上策,萬不得已,退入緬甸,老撾,亦可暫保實力,最後去當白華,亦好過垮在此間,至於余程萬,此時已是上不為當局信任,下不獲部下支持的孤寡人,只有依附湯、曹、李, 拖住部隊再說,總之,大軍動向,何去何從,大家意見亦都不一致

作者:ceo/cfo海归茶馆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相关主题
没事找事系列:温州女公务员性爱日记全文 与多领导有染(转帖) 海归茶馆 2011-10-20 周四, 22:57
没事找事系列:微妙时机,这些身份不简单的人凑在一起(转帖) 海归商务 2011-10-19 周三, 04:37
没事找事系列:巴菲特对健康重视甚至超投资 长寿有秘诀 (转帖) 风情茶馆 2010-9-08 周三, 01:41
没事找事系列:宋鸿兵成功对海龟的启示兼评对他的攻击(转帖) 海归主坛 2009-8-22 周六, 21:08
没事找事系列:宋子文的葬礼宋氏三姐妹为何都没出席?(转帖) 海归茶馆 2009-2-22 周日, 07:17
没事找事系列:《纽约时报》:两大经济学派都认为中国可能面临大问题(转帖) 海归商务 2012-8-22 周三, 19:06
没事找事系列:中国富人爱上新加坡(转帖) 海归茶馆 2012-4-09 周一, 19:11
没事找事系列:慕容雪村在民族大学的演讲(转帖) 海归茶馆 2011-10-13 周四, 04:27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ceo/cfo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茶馆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